第33章(第3/4頁)

沈麗姝也沒想到事情進展這麽順利,導致她花錢如流水,面露慚愧的擺手,“沒帶多少,剩下的不敢多花了,不然連大弟二弟的束脩都交不起。”

說起這個,徐二舅立刻露出了得意的神情,邀功地道,“對了,我還沒來得及告訴你們這個好消息,林夫子說了,大弟二弟只要乖巧不添亂,可以免費在他這裏開蒙,不用交束脩。”

沈麗姝聽了果然頗為驚喜,“是因為今年不剩兩個月了,林夫子才暫時不收束脩的嗎?”

“也不全是。”徐二舅先說了他之前琢磨的幾點理由,但其中還有個原因是連他也始料未及的,“林夫子原先回鎮上開辦私塾,就是因著接連喪父喪母,需要回鄉守孝,教一教學生也好維持生計。如今他也快出孝期了,能趕上後年的鄉試,正是需要潛心苦讀的時候,據林夫子自己說,他在先生和同窗的幫助下,拿到了江南某間知名書院的推薦函,過完年就要帶著妻兒前往南方,不但沒法再教書育人,就連這鎮上的祖宅,也要托林裏正幫他租出去。”

一聽林夫子要去江南求學,徐家人都覺得很是惋惜,就連已經很久沒去林夫子跟前報道、算是小學輟學的徐虎,也忍不住對小表弟們感慨道,“那你們運氣還算好了,林夫子願意給你們開蒙,他在鎮上幾位夫子中可是脾氣最好的,從不打手心,不像另一位林夫子那麽古板嚴厲。就算大弟二弟跟不上其他人,我們林夫子也只會耐心的多教幾遍,不用擔心挨打。”

身為大哥的徐虎還能替小表弟們慶幸,年齡大不了幾歲的徐林徐鷺卻是幸災樂禍居多,嬉笑著附和:“對呀對呀,你們千萬不要去另一位林夫子那裏,不然手心都被打腫,筷子都握不住。”

只天天聽阿姊說讀書好,從不知道讀書還要挨板子的沈文殊和沈進殊嚇得瑟瑟發抖,紛紛撲進了阿姊懷裏需求庇護。

徐二舅見狀連忙安撫道,“大弟二弟別聽他們瞎說,另一位林夫子可是舉人老爺,他收學生只收有天賦、要走科舉的,別說咱們家交不起給舉人老爺的束脩,就算交得起,林舉人也不會隨意收學生。”

徐二舅這番話並沒有安慰到兄弟倆,畢竟他們不會去林舉人門下,卻不代表除林夫子以外的先生不打手心。

生活在鄉下的孩子從小野慣了,被父母揍到大,像徐林徐鷺這樣年紀小的,更是被爹娘揍完還嘗嘗被哥哥揍,從而練就了一身皮糙肉厚的本領,除了林舉人那種可以把學生手心打腫的狠人,其他夫子只是用戒尺抽幾下手心或者腦門的程度,他們根本不怵。

但生活在城裏的沈家人不興揍孩子,沈徐氏面對撒潑打滾的二兒子都是習慣性尋求閨女的幫助,而不是操起雞毛撣子,就能猜到沈文殊和沈進殊兄弟倆從小到大也沒挨過幾次揍。

所以徐二舅安慰了一通,反而把小朋友們安慰得更害怕了,越發往強大可靠的大姐懷裏鉆。

沈麗姝也很是配合摟住了鵪鶉似的他們,隨即對著得意忘形的小表弟們露出了和善的微笑,“林子鷺子,你們是不是忘了什麽?”

對危險一無所知的小表弟還可愛的歪著頭:“忘了什麽?”

“忘了你們自己也跟大弟二弟差不多大,趕明兒他們去上學,你們也要回學堂的呀。”

這話一出四座皆驚,不但徐林徐鷺的笑容徹底凝固在臉上,其他人也倍感震撼,而其中反應最大,要數他們倆的母親,大舅母和二舅母不約而同的出聲詢問:“姝娘為何這麽說,是不是林子他們太調皮搗蛋,給你添麻煩了?”

風水輪流轉,這下輪到沈麗姝目瞪口呆了。

她以為徐姥爺家能送所有男孩兒都去讀書,應是這個年代少有重視知識的人,自己提出讓小一點的表弟們重返學堂,他們都會高興支持才對,怎麽都露出一臉大事不妙的表情?

經過一番溝通,沈麗姝才知道,徐姥爺他們送家裏的男孩都去讀書,跟觀念沒關系,單純是因為咱家不差錢。

事實上,他們的想法特別樸實無華,家裏不缺孩子們這幾個勞力,與其讓他們整天在街上無所事事,不小心學會某些二流子的陋習,還不如花些錢送他們去私塾,起碼能學會寫自個兒的名字。

但他們家祖祖輩輩都是粗人,往上三代也沒出過什麽秀才公文曲星,誰也不指望孩子們能讀出個什麽名堂,反倒是沈麗姝帶著表兄弟們大賺一筆還不夠,之後又要一起擺攤賣燒烤小吃,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這是個很不錯的營生,往後幹得好,可能孩子們從此有了安身立命的資本,他們自然不介意早早輟學這件小事。

反倒是沈麗姝說要表弟們回去讀書,把大舅母二舅母嚇得夠嗆,還以為她是對表弟們有什麽不滿了,隨時做好了替兒子滑跪道歉的準備,讓外甥女看在她們的面子上,再給他們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