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4頁)

上輩子是獨生女、這輩子也是長女的沈麗姝,還從來沒體會過只能撿別人舊衣服穿的感受,她平時也沒有注意過二弟的窘迫,可能是因為他們家的孩子還不算太多,小孩子長得又快,大弟根本來不及把衣服穿壞磨破,就又長了個子要換新衣服了,換下來的傳給二弟穿,還是幹幹凈凈、連補丁都沒有的。

因而比起巷子裏那些排行四五六開外,只能穿哥哥姐姐們輪了不知道幾手,料子都洗的發白,身上也打滿補丁的小朋友,他們家二弟已經稱得上幹凈體面了。

如果自家條件不改善,二弟往後的弟弟們才是各種意義上的悲催。

但沈麗姝畢竟見過現代小朋友享受著多麽全方位的呵護,代入一下就覺得他們家二弟真心太不容易了,長到這麽大才苦苦等來人生中第一件量身定做的新衣裳,結果自己還沒穿上感受幸福,比他還小幾歲的小弟竟然也要有新衣服了,這還有天理嗎!

他不冤種誰冤種?

沈麗姝完全能理解小家夥的崩潰,便也真心實意哄了他幾句,並拿出解決方案——小弟的新衣裳暫時不做了,他們自己做衣服剩的料子,可以再縫個書包,這樣他們上學也方便。

他們家的條件如今有了質的飛躍,逢年過節,姐弟幾個再做新衣服,也不可能故意落下小弟。

但只要不在自己第一次這麽值得紀念的時候戳他心窩子,沈進殊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他當場答應了沈麗姝的調解方案,並提出一個小要求,他對母親已經徹底失去了信任,要阿姊親手給他做書包。

沈麗姝:……

然而她又做錯了什麽?

可是對上小家夥還包著淚的狗狗眼攻勢,她也沒辦法狠心拒絕。

跟總是被兒女們弄得焦頭爛額的老母親沈徐氏不一樣,沈麗姝行走江湖、在小團隊裏混得如魚得水,憑的就是她嫻熟的端碗技巧,既答應了二弟,大弟的書包當然也不能落下。

好在沈麗姝穿越自帶縫紉技巧,冷不丁讓她繡花可能要麻爪,但簡簡單單縫兩個布袋子,簡直易如反掌,沈麗姝就抽了不到一小時的空搞定兩只書包。

是那種特別基礎簡單的款式,唯一值得誇贊的地方就是她給小書包縫上了扣子,只要扣上就不用擔心東西從包裏掉出來。

這個與眾不同的小細節,瞬間讓兩只平平無奇的布袋子變得別致起來,也讓它們的小主人沈文殊和沈進殊小朋友興奮得又蹦又跳,恨不得第二天就背著它們去上學。

再後來,沈徐氏實在看兩只光禿禿的書包不過眼,抽空拿過去繡了幾叢竹子,讓它們看起來更加別致秀雅,也讓兄弟倆更加愛不釋手。

所以沈麗姝一提議去朱砂鎮也算出遠門,最好背上書包,兄弟倆立刻熱烈響應,並搶著給她裝紙和筆。

但準備這麽充分的沈麗姝,到最後關頭也沒有把紙筆拿出來寫合同。

她已經知道在這個時代,簽字畫押不一定具有約束力,反而她的自作聰明很有可能把事情弄巧成拙,因為官府不是什麽事都管,也不是誰都有資格和能力對薄公堂。

他們就算簽了合同,未必就比陳家兄弟口頭承諾的份量重。

因為這是個人情社會,陳家兄弟這麽好說話,就是看在他們妹夫的面子上,而她既然請來了大頭叔當中間人,在大家都沒有提契約的情況下,也沒必要再畫蛇添足。

於是事情就這麽口頭約定了,。

沈麗姝和小夥伴們最後也沒拗過陳家人,在這裏吃過午飯才動身返回。

回到家中,小夥伴們自發的擺開架勢苦練燒烤技巧,從朱砂鎮直接扛了百來斤木炭回來,堆在屋檐下和半籮筐木炭形成了小巫見大巫的鮮明格局,囤貨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徐虎他們也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放心大膽的開幹。

今天沒準備肉也沒關系,沈家人送來的蔬菜正好派上用場,蔬菜本身味道一般,反而更能考驗他們的燒烤水平是否有進步。

作為自封的美食評論家,沈麗姝又嘗了不少烤串,晚飯都少吃了半碗。

吃飽喝足,徐家眾人照例在院子裏聊天吹風。

晚風帶著涼意,但也不是特別冷,大家更願意在有月光的院子裏吹風,也不想這麽快回房睡覺。

沈麗姝也坐在屋檐下,正好想起白天去陳家的事,便從荷包裏掏出一兩銀子交給徐二舅,表示這是拿木炭經費,快用光了再提前問她要。

在某些方面,沈麗姝還是很講究的,總不能讓幫忙運送的徐二舅還要給他們墊付貨款,就算徐二舅自己願意,她也不好意思。

當然徐二舅起初也不肯收,經過了一番你來我往的拉扯,最後才在她的堅持下把錢收起來,徐二舅嘴上還有點無奈的道:“左一兩,右一兩,昨天還買了那麽多肉,姝娘來姥爺家玩到底帶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