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4頁)

她才不需要爹娘來解圍,被嘲笑了,當場笑回去就好了。

報復成功的沈麗姝徹底把這茬翻篇了,還真拿了塊糖出來安撫險些被做成驢肉火燒的小毛驢,然後領著弟弟們去打水洗漱。

眾人一看警報徹底解除,也才安心了。

在姐弟三人滿臉癡迷圍著驢子打轉時,徐虎幾人已經洗漱完,此時都各自端著碗呼啦啦喝粥。

是的,今天的早飯依然是雷打不動的喝粥,還是豆菽粥,味道比現代小朋友都不愛吃的白米粥差遠了,也不怪沈麗姝每天看到粥就頭疼。

當然豆菽飯也好吃不到哪裏,不過吃飯起碼還能配菜,再說他們這裏是北方,喜面食,粗糧饅頭窩頭蒸餅也是主食,至少能玩出一點花樣,沈麗姝對午飯晚飯的期待,還是要比早上這頓更多一些的。

不過徐二舅今天進城,還順便帶來了一罐家裏做的醬菜,沈徐氏當時就夾出小半碗放在桌上,給孩子們起來配粥吃。

醬菜以口感清脆的胡瓜為主,徐家兄弟一口醬瓜兩大口粥,吃得津津有味,還不忘關注又堆滿一地的板栗,“這麽多板栗,全都是大山他們去村子裏收的嗎?”

除了沈家旺這個特殊例子,沈家其他人遠不如徐家人那麽能言善道,沈四叔更是不善言辭、只會埋頭苦幹的典型,從進門起,他也就喊了沈徐氏一句弟妹,後來孩子們起來同他打招呼應了下,就幾乎沒出過聲,只是憨厚的看著侄子侄女們,他們笑的時候他也咧著嘴跟著笑。

現在提到自家侄子,沈四叔不得不出聲了,仍是言簡意賅的一個字:“嗯。”

徐虎他們在鎮上,幾乎天天跟沈家那群孩子一塊玩,兩家又是姻親關系,去小夥伴們家串門就像是回家,因而跟沈家的長輩也混熟了,一點也不在意沈四叔的沉默,繼續問,“是不是從我們進城後,大山他們也每天都去村裏收板栗了啊。”

“是。”這次沈四叔多說了一句,也是侄子們叮囑他說的,“現在附近能收的都已經收完了,他們也沒再去了。”

剩下的人家要麽留著吃,要麽想擡價,繼續收也收不了多少。

徐虎對兄弟們還能給他們找來這麽多板栗也是驚喜的,只是聽到這話,仍然下意識生起了些失落。

板栗生意太好做了,每天都能賺到兩貫錢左右,他真想長長久久的做下去。

但現在瞧著,所有板栗加起來,也就堅持賣半個月左右。

半個月以後他們豈不就沒事幹了?

徐虎突然體會到了中年失業的艱難。

生活不易,虎子嘆氣。

還是那句話,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小夥伴們為未來發愁的時候,沈麗姝還在笑眯眯的問四伯,“堂哥他們自個兒帶著錢去村裏收板栗的嗎,有沒有遇到過麻煩?”

“沒有,我們兄弟幾個會輪流陪他們去。”

最近進城送東西都是他倆搭档,也算是處出了些革命情誼,徐二舅這時默默插了句:“不過十次有七八次都是你們四伯陪著。”

他覺得沈老四真是太實在了,自個兒都沒兒子,對侄子們的事反而比他們的親爹還要上心。

沈四叔還挺樂呵:“侄子們都喜歡找我。”

看著四伯萬事不計較的樂呵模樣,沈麗姝不由得點頭,很好,工具人又多了一個。

本來沈麗姝提起這個話題,目標是老家那幾位堂哥。

連徐虎都知道他們的板栗生意維持不了多久了,她當然也要開始下一步計劃,雖然還沒有具體章程,但肯定是要去做的,還會是個大投資。

按照目前的形勢,等這些板栗全部賣完,她至少能分到二三十貫,加上之前的,可就奔著四五十貫去了。

這筆錢還不到老爹兩年工資,買房子是遠遠不夠的,在汴京租店面也很費勁,但攢著它又不能下單,按照沈麗姝的想法,預留四分之一作為流動資金以及支付弟弟們學習的費用,其他的全部投入下一個項目。

她出大頭當大股東,徐虎他們肯定也要投一部分,大概也能湊個五十貫,多少商人白手起家的時候,啟動資金還沒他們多呢,這可再不是小打小鬧了,勢必要搞個大規模。

玩那麽大,還指望他們這群平均年齡可能才七八歲的小朋友也太不靠譜了。事實上這一個多月賣糖炒栗子,如果沒有沈家旺夫妻的幫助,單靠他們自己也很費勁,收入可能要銳減三分之一。

是時候考慮增加人手的問題了。

就算不增加人手,沈麗姝也要考慮到徐林徐鷺這兩個小表弟。

他們跟著哥哥們進城玩一兩個月,順便打工賺點零花錢沒問題,可真要輟學了一直跟著她幹,還是太早了些。沈麗姝都要把親弟弟送去上學了,兩個比她弟也沒大多少的表弟,怎麽能放著書不讀跑社會上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