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7頁)

隨著考核的進行,管培組很多人為了確保等會兒上台的表現,不少都抱著電腦做最後的準備。

賀曉遠屬於少數筆記本合著、也在聽匯報的那一撥裏的一個。

他有些意外目前已經上台的管培組同事的思路和判斷——基本分成了兩類,一類認為歲歲星既然已經被淘汰,要麽砍掉要麽優化;一類覺得歲歲星這樣的社交產品還有拯救一下的可能,可以從哪些方向做調整改變,甚至提到給產品取新名字、做全新的營銷策略。

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和他的思路判斷重合。

賀曉遠認真地看著聽著,雖未質疑自己,但也不免會想:難道是他想岔了?

後來袁淼和葛鹿鳴陸續上台,袁淼的思路是把歲歲星和公司某種類型的遊戲做整合,葛鹿鳴的想法則是擴充歲歲星的功能。

賀曉遠聽著,不得不承認,這樣優化的方式很有可行之處。

到秦乘飛,這位的思路更開闊——他提議將歲歲星提出來,單獨成立一家公司,用以開發歲歲星。

同時詳舉了幾大可以開發的方向:婚戀、遊戲、娛樂。

得到了台下高管的興趣,問了一些細節問題,秦乘飛一一作答。

賀曉遠全神貫注地看著,鄒帆平這時候湊過來,低聲道:“可真牛啊,那麽多人匯報,也就他了,弄得跟大學答辯一樣,袁淼都沒這樣的待遇。”

賀曉遠聽歸聽,沒吭聲,注意力還在台上。

鄒帆平這時候和江薇薇他們嘀咕起來:

“還沒到小遠?”

“快了吧?”

“這個次序到底怎麽排的?”

“聽說是按照工牌號。”

“哦。”那就不奇怪了。

賀曉遠工牌尾號是53,管培組最後一個。

時間滴滴答答往前,如果一個人的匯報時間十分鐘,緊湊些,一個小時最多也就六七八個人考核。

台下負責考核分數的高管們很有遠見,剛一開始就宣布縮短時間加快考核速度,把效率提上去。

終於,五點半的時候,輪到了賀曉遠,也是今天考核的最後一名。

其實這時候大家都累了——坐了整整一個下午。

高管們雖未表現疲態與不耐,但通過後半段考核只看不問沒表示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對管培生展示宣講的內容,多少已經到了興致寥寥的程度。

一三兩組悄悄拿手機在群裏聊過,覺得高管們會這樣,大概是因為他們優化歲歲星的思路很多都重合了,聽來聽去就這些,換湯不換藥,是個人都得聽得沒什麽興致。

有人道:

【難道優化歲歲星的思路不對?】

【不會吧,這思路沒問題吧?】

【我覺得還是因為這次考核的人數太多了,前面還好,中後期的人不占光。】

【別這麽說,小遠最後一個,還沒上台呢。】

有人卻道:

【不啊,我覺得小遠什麽時候上都一樣,就憑他那張足夠驚世駭俗的臉。】

其他人:

【也是。】

【對哦。】

【笑哭.jpg,差點忘了,大帥哥不是我等凡人。】

果然,等賀曉遠從座位起身、抱著電腦上台,人前露出他那張出挑的面孔與優越的氣質身形,原本沉悶的廳裏一下小範圍的騷動了起來。

台下有人交頭接耳,前排的高管們也都瞬間活了——有人低頭看考核單上的名字,有人面露驚羨地看著台上,或者笑著跟身邊人感慨嘀咕了兩句,甚至有高管隔著好幾人,招呼坐在另一邊的公關部的女boss,示意她這管培生太適合公關部了。

那位長相美艷氣質卓越的女boss看看考核單上的名字,再擡頭看看台上人,大方地笑著來了句:“賀曉遠,我給你滿分,回頭直接來我們公關部。”

逗笑全廳,讓死氣沉沉了好一陣的會議廳裏重新活絡了起來,高管們也都來了精神。

廳內角落的攝像機,網絡那頭,是坐在汽車後排、正趕去某活動路上的陸琛。

陸琛戴著耳機,面前的擱置架上擺著平板,目光看著屏幕,看到聽到這一幕,眸中染上了笑意。

會議廳這邊,登台的賀曉遠被公開揶揄後,笑了笑,沒說什麽,放好電腦,做好匯報前的準備,PPT投影到幕布上,手裏拿好遙控器,來到PPT旁,人站得直,氣質氣場穩住,按了下遙控器,從容淡定地開始了今天的匯報:

“大家下午好,我是管培組賀曉遠。我今天匯報的主題是——”

PPT跳出第一頁。

賀曉遠的聲音緊隨PPT上跳躍出的那行標題:“——《互聯網的產品生存,是否只有KPI與生死》。”

接著,面對台下,賀曉遠沉穩地說出了登台後的第三句話:“我對歲歲星這個產品的思路和判斷是,它是一個既不需要被刪除砍掉,也不需要被整合優化的初代社交互聯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