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下午鐘建國回家拉來的飯菜更多,最後賣的一點不剩,就是收攤時間比平常要晚些。

章德明幾人比他先收攤,這會兒全在等他。

一行人騎車去往他們中午提前訂好的酒店。

路上大家還在討論酒店飯菜的味道,他們也沒去吃過,只聽人說味道很好。

還沒決定好要不要拜師的人也一塊兒去了,擺攤做了這麽久的鄰居,關系都不錯,去了還能當個見證人。

因為提前打電話說過,所以菜上得很快。

滿滿一大桌子,什麽紅燒魚、獅子頭、鮑魚飯、大肘子以及各種小炒,甚至還有大龍蝦,可見是下了本錢的。

菜上齊後,也沒著急動筷子,章德明提出先拜師。

茶水是現成的,鐘意原本只打算讓他們站著敬茶就行,但幾人都堅持要跪拜,說這樣更誠心。

等鐘意喝完他們敬的茶,幾人站起來,中氣十足的喊了一聲:“師父!”

鐘意應下了,“你們都比我年長,囑咐就不多說了。我只有一句話,不管做什麽菜,你們都得記住,你們做的吃食是要給人吃進嘴裏的,不論是質量還是衛生。”

“師父的教誨,我們牢記於心,絕不丟師門的臉!”

從第一聲師父喊出口後,也就不覺得尷尬了。

接著,章德明幾人紛紛把自己中午買的東西拿出來,章德明道:“都不是什麽貴重東西,就是一些煙酒和補品。”

王洲買了一個手機,“看師父你之前用的手機太舊,徒弟給您換一個。”

其他幾人買的東西也不便宜,算下來每個人都是幾大千,加上晚上這一桌子菜,誠意十足。

簡單的拜師流程走完,眾人才坐上桌吃晚飯,鐘意和鐘建國被請到了主位。

他們晚上回去要騎車,明天還得擺攤,自然也是以茶代酒。

然後就開始專心幹飯,都是大菜,大家紛紛把筷子伸向自己喜歡的菜。

只是吃的不甚滿意,味道不算差,可跟中午那頓對比,總覺得缺了點味兒。

王洲吃完一塊龍蝦肉道:“還是師父做的好吃,食材倒挺新鮮,就是廚藝配不上食材。”

龍蝦做的是避風塘炒蝦,蝦肉緊實塊大,吃起來有嚼勁,而且也挺鮮,就是味道一般,還不如直接水煮了。

而獅子頭澱粉過重,炸的火候太過,裏面肥肉偏多,吃起來很膩味。

肘子是鹵的,上頭澆著醬色鹵汁,鹵的很軟糯,味道還不錯,就是鹵汁稍微鹹了些。

紅燒魚也一般,沒腥味,但有股濃厚的豆醬味,吃過好東西後,似乎怎麽都能挑出毛病。

最沒什麽差錯的反而是那幾盤小炒,下飯,不過他們也沒浪費,吃不完的全打包帶走了。

只不過對鐘意的廚藝越發佩服,還沒決定要拜師的人當場就改了主意,打算等後天鐘意再來擺攤時就提這事兒。

回家的路上,鐘建國也在誇鐘意的廚藝,同時又有些心疼,“你在外頭受苦了。”

一邊要在娛樂圈打工賺錢,一邊還要學廚藝,也不知道是怎麽熬過來的。

“爸,其實我過的挺好的,你別難受。”

他死後就綁定了系統,雖然是穿到了一個不知名朝代的邊關,但一穿過去就抱上了大腿,有人照拂。還有系統指導廚藝,可以擺攤做生意,沒缺衣少穿過。

他還見識了邊塞的壯麗風光,是王維詩裏寫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盛景,邊塞雖然總帶著幾分蒼涼和肅殺,但又廣闊浩野,那裏的人也渾身豪爽,是一種別樣的美。

他在邊塞住了幾年,等到廚藝初成,大軍班師回朝時他才跟著一起到了東都。

東都繁華富貴,他在東都擺過攤,開過小飯館,還開過大酒樓,直到最後入宮當了禦廚。

他聲名在外,王公貴族都傾心他做的美食,一時風頭無兩。

如果不是他始終未忘自己要回家的初心,他靠一手廚藝在那個時代大概也能富貴半生。

唯一的遺憾是,沒能跟那個人好好道別。

也不知他過後如何了。

鐘意心情低落了一會兒,又怕鐘建國發現,就幹脆轉移話題,讓他明天早上去學校接兩個妹妹還有表弟他們回家。

還問鐘建國想吃什麽菜,他明天做。

鐘建國倒沒什麽想吃的,“可惜你媽媽不能回家,要不然咱們一家就能吃個團圓飯了。”

日子在變好,但姚淑芳的病還是壓在全家人心上的一塊大石頭。

“會好起來的,也許過段時間就有好消息了,”鐘意道:“到時候叫上爺爺奶奶大伯他們都來吃飯。”

在今晚他喝過拜師茶之後,系統的師徒任務就變成了:5/10,二十萬的人氣值也攢了一千多,他很快就能攢夠的。

“對,會好起來的,我今天早上給你媽送飯的時候問過醫生了,說現在情況很穩定,”鐘建國想起這事,整個人都樂呵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