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3/3頁)

接下來,秦中堂就會提出方案,痛快利落的把事情解決了。

思考了一會兒後,秦德威卻開口道:“如果沒有別的事情,諸君都散了吧!”

有人質疑說:“議論剛開始,事情還沒有議論出一個結果,怎麽能散了?”

秦中堂冷冷的掃了一眼,還是解釋說:“有兵部和軍機處會商,然後奏報給陛下就可以了!”

眾人:“……”

你秦中堂還能更虛偽點嗎?誰不知道你回朝後,兵部尚書和軍機處一肩挑?

什麽兵部和軍機處會商,還不是你秦中堂一個人說了算?言外之詞不就是,不需要諸君在此浪費時間了?

又有人問道:“莫非秦中堂已經胸有成竹了?可否說出來讓我等知曉?”

秦德威很冷淡的拒絕了,“戎務乃機密之事,哪能隨便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口?”

夏首輔反問道:“莫非連內閣也不得與聞?”

秦德威有理有節的回答說:“待陛下同意了兵部和軍機處的對敵方略後,自然會轉給內閣知曉。”

夏言雖然已經屢經考驗,但還是差點被這句話氣死。

在秦德威這話裏,內閣仿佛被排斥出了決策圈,完全就是一個執行機構了。

“內閣就是預機務的地方,如何不能預聞軍國之事?”夏言仍然不肯放棄。

秦德威眨巴了幾下眼睛,有理有據的答道:“我也是內閣大學士,只要我知情,就可以代表內閣預聞了!”

夏言:“……”

嚴嵩見夏言又被秦德威氣到,便假裝講義氣的幫腔說:“救兵如救火,兀良哈三衛還在等著!”

秦德威毫不客氣的說:“那就讓他們等著!兀良哈三衛深受我大明洪恩,養兵千日,如今總要拿出點樣子!

傳令給三衛,必須拼死抵抗,拖住俺答的大軍!如果膽敢投降或者態度曖昧,以後就休想再開遼東邊市,而且事後必將遭受大明的征伐!”

隨後秦德威轉身就往外面走,今天主要任務其實是進宮朝見皇帝的,在東朝房亮相只是順路而為。

今天一直沒發言的禮部尚書張潮叫住了秦德威:“你真的胸有成竹?”

秦德威答道:“老師但請放心,此事我來盡力解決就是!”

眾人不由得感慨,真遇到事情了,還是秦中堂靠得住。雖然不知道秦中堂有什麽想法,但是看到秦中堂自信的樣子就放心了。

其實秦中堂的辦法很簡單,趁著俺答東征,再偷襲一次俺答老巢就是了……

根據歷史記載,俺答在豐州灘建起板升城後,又在東邊建立了新的大本營,那個地方現在叫呼和浩特,比豐州攤板升城還要好找。

在本時空,秦中堂豐洲灘大捷後,俺答肯定要選擇新的大本營地點,如果不出意外,估計還是按照歷史軌跡走。

畢竟山川地理是不會變的,另一個時空最合適的地方,在本時空肯定還是最合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