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你以為你是秦德威?(第3/3頁)

第二,聯名上書的人與被攻擊的秦中堂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身份反差。

大家還以為,秦中堂早就把寧波府地面收拾的妥妥帖帖歌舞升平了,沒想到還能蹦出這麽一批讀書人來反秦中堂,怎麽不令人吃驚?

第三,這封“舉報信”的時機很巧妙,正好在秦中堂即將卸任的前夕,這應該不是巧合。

可悲的是,沒人關心奏疏內容的真假,以及是否需要核實。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身份和動機方面。

其實奏疏內容並“不稀奇”,在前陣子的廷議上,那位徐世安徐千戶當著所有朝廷大員的面,把秦中堂整人和撈錢的事跡都抖摟出來了。

以大明的政治正確,這幾名上書噴宰輔級別重臣的士子不會受到任何來自朝廷的處分。

但大家就是不能理解,這幾位哥們怎麽會以為,上書舉報秦德威就能有用了?還是說,背後另有主使和動機?

因為這份“舉報信”是涉及大學士秦德威的,而大學士與普通官員體面不一樣的,其他衙門都沒資格處理。

所以這份“舉報信”就被送到了司禮監文書房,請皇帝親自裁決。

嘉靖皇帝快速瀏覽了一遍“舉報信”,對秦太監很反感問道:“這幾名士子的後台是誰?”

秦太監答道:“彼輩沒有後台,如果有後台指點,也不至於如此莽撞。”

因為沒有安全感,嘉靖皇帝對上下尊卑和禮法秩序十分苛刻,所以很反感這幾個士子以下犯上,越級控告和舉報秦德威。

嘉靖皇帝又多疑的說:“難道朝廷中沒有奸臣與他們呼應?”

秦太監又滴水不漏的答道:“朝廷中都是忠臣,沒有奸臣。”

嘉靖皇帝仿佛剛剛記起了旁邊還有夏首輔,將“舉報信”遞給了夏首輔。

夏言匆匆瀏覽完後發現,剛才他對秦德威的詆毀,和這份“舉報信”內容大同小異。

就是在“舉報信”裏,特別濃墨重彩的控訴了秦德威大肆撈錢的非法行為。

嘉靖皇帝冷哼一聲後,開口說:“朕覺得,秦德威的擔心也不是沒道理,他那些新政需要延續。”

沒人應答,夏首輔聽見了,但也沒有答話,強忍著不說話。

嘉靖皇帝突然怒了,高聲對夏言叱道:“朕說可以,才可以去做!”

如果要搞平衡,那也是他這個皇帝先授意,然後別人才能去做事!

而不是別人先自作主張,制造出動靜,然後再來逼宮!

夏言心裏忽然生出極大的怨憤,看來常規手段全都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