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你以為你是秦德威?(第2/3頁)

然後又聽到毛伯溫說:“我不想再跟在秦德威後面,接任他的總督!”

原來如此!嚴嵩頓時恍然大悟。

當初秦德威出任宣大總督的時候,就是夏言讓毛伯溫去接任的,結果給毛伯溫留下了巨大心理陰影。

這次秦德威卸任浙閩總督,結果夏言又讓毛伯溫去接任。

從這個角度想,確實有點羞辱人的意思了,難怪毛伯溫心態炸了。

毛伯溫想了想後,發狠說:“若讓我去接任浙閩總督,我寧可徹底辭官回鄉,從此不問世事!”

這是嚴嵩最不想看到的,如果毛伯溫徹底退隱,那嚴黨豈不平白損失了所有?如果去當浙閩總督,那多少還能保存了一些元氣。

於是嚴嵩便勸道:“吾輩身處廟堂,自當有顧全大局、忍辱負重之心,何必意氣用事?走一趟浙江,難道比丟官還可怕?”

毛伯溫感到了深深的失望,自己也許選擇錯誤了,在兩年前的人生的十字路口。

那時夏言被罷退,他為了自保,必須在嚴黨和秦黨兩大陣營之間選一個,結果他綜合比較過後,果斷選擇了嚴黨。

如今遇到事了,有人要動自己位置了,嚴嵩卻只會勸自己隱忍,只會讓自己忍辱負重。

如果是秦德威,又該會如何對待自己的黨羽?其實這個問題不用想,現實早就有了答案。

迄今為止,戶部、兵部、禮部還在秦黨手裏。

核心人物不在場的情況下,也直接騎臉懟了夏言,沒聽說什麽要隱忍和忍辱負重。

越想越是鬧心,毛伯溫現在可以肯定,自己當初真的選錯了人!

如果自己是秦德威的黨羽,絕對不至於遭受如此奇恥大辱!

想到這裏時,毛伯溫忽然福至心靈,開口道:“且先靜觀其變!夏首輔構想未必就能成功,秦德威肯定阻止他,那樣我就還是不動。”

嚴嵩:“……”

你這個嚴黨骨幹,竟然對秦德威如此有信心?你的思想很危險啊,再這樣下去就有可能發展為三姓家奴了!

毛伯溫所說的靜觀其變沒有等太久,夏言這兩日找了大太監黃錦打聽嘉靖皇帝的狀況,又選了個皇帝情緒不錯的黃道吉日,來到仁壽宮覲見。

不是夏言過於小心,而是他深深的明白,若想針對秦德威必須要盡可能利用上所有的有利條件,包括玄學領域的吉日挑選。

一進仁壽宮正殿,就看到國師陶仲文老道長正在對嘉靖皇帝講述什麽,似乎就是《洪荒紀》。

之所以嘉靖皇帝只用陶道長來講,是因為陶仲文能在小說內容中夾雜道教理論,更是讓嘉靖皇帝癡迷。

夏言皺起了眉頭,不是前兩天送的幾頁更新麽?為何還沒有講完?

此時的夏首輔還不知道,秦德威知道了嘉靖皇帝開始聽《洪荒紀》後,利用驛傳系統和特權,每隔一兩天就發一次夾著更新章節的密疏。

好不容易等到嘉靖皇帝聽陶仲文講完了最新更新,然後意猶未盡的指示說:“告訴秦德威,元始天尊戲份太少了!”

如果按照二十一世紀網文的反套路,截教和通天教主在大部分洪荒小說裏,都是比較正向的人物。

但秦德威卻明白,這個反套路當下是絕對不行的。當今小說觀念講究的就是正邪不兩立和忠義孝烈,所以闡教和元始天尊才是正道之光。

果不其然,嘉靖皇帝把自己帶入了元始天尊的角色。

交待完了對章節的意見後,嘉靖皇帝才轉向夏言,問道:“爾有何事?”

夏言沒有貿然的上來就針對秦德威,而是先說了幾件其他事情,然後才開口道:

“關於浙閩總督之事,臣以為應該繼續設立,但又不能按照秦德威的想法設立!”

嘉靖皇帝不動聲色,又問了一句:“這是為何?”

夏言趁機奏答:“秦德威在浙江鎮守時,跋扈橫行,多有違法不義之事。

秦德威提及繼任者之事,也是擔心其事跡無法繼續遮掩,故而欲擇人接替。

雖然陛下寬宏大量,對秦德威不予處分,但也不可過於輕縱,故而臣以為應該另行選拔新任浙閩總督,以求平衡。”

夏言說的有點道理,嘉靖皇帝集中精力陷入了沉思,隨口再問了一句:“你說用誰?”

“刑部毛伯溫可以。”夏言就順勢推薦說。

正在此時,司禮監掌印秦太監匆匆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個劄子,對嘉靖皇帝奏道:“寧波地方士人聯名彈劾秦德威,呈請陛下禦覽!”

就在今天,通政司收到了一個“驚天”奏疏,頓時就大爆了。

寧波四名士子聯名上書,向朝廷“舉報”秦德威組織走私、橫征暴斂、殘害地方的種種非法行為。

這奏疏之所以爆了,主要有幾個緣故。第一,這是直接攻擊秦中堂的奏疏,注定就會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