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誤盡平生是一官(第3/3頁)

秦德威再次坐船,穿過西湖,又從湧金門入城。

童漢臣很奇怪的問道:“從嶽王廟走錢塘門入城,更為便利些,怎得你偏要走湧金門?”

秦德威答道:“為了熟悉這附近的道路和地形!”

雖然童漢臣還是莫名其妙,但也沒再多問了,也不知道秦板橋熟悉這附近道路到底圖個什麽。

貌似湧金門裏附近除了在杭州官場絕世而獨立的織造太監府,也沒有什麽值得關注的地方了。

回到幕府,秦中堂就把陳鳳喊了出來,與童、高等同年相見,甚是熱鬧。

其後秦中堂又吩咐下去,讓廚子整治宴席,下午四人就在幕府裏開了個小型同年聚會。

到了晚上,童漢臣和高應冕兩個本地人都有住處,各自回家。

而住在幕府的陳鳳也沒著急睡覺,與秦中堂閑談起來,隨口問道:“你今日出遊,遇到了本地士林人物,觀之如何?”

秦中堂長嘆道:“我才感覺到,這麽多年來,一直是我錯怪了顧東橋!”

陳鳳:“???”

問你秦德威本地士人如何,為何提起了顧老盟主?

當初你秦德威在南京時,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打顧老盟主的臉,今天怎麽又貓哭耗子了?

陳鳳也是南京人,當初還沒發達時,也是跟著文壇盟主顧東橋老先生混的,就是和秦德威一起考中進士後,與顧東橋才漸行漸遠。

秦德威繼續說:“原來我年幼無知,總認為顧東橋徒有其表,啥也不是!

直到現在,與各地文壇比較過後,我才發現,其實顧東橋還是不錯的!”

就拿顧東橋和杭州文壇的田盟主來比較,詩文水平就不說了,混圈子本來也不看水平,如果單比外形氣度,明顯是顧東橋勝出一籌。

如果比功名,顧老盟主是做到了布政使和巡撫的人,而田盟主只是左參議。

如果比文壇聲勢,顧老盟主主好歹弄出了金陵三俊和四大家這樣的組合,雖然經常被秦德威嘲笑為低端貨色,但總比沒有強,而田汝成目前啥也不是。

這些年經歷的地方多了,秦中堂回想起來才發現,很多地方的文壇領袖還不如田汝成,更別說顧東橋了。

所以明白了秦中堂的意思後,陳鳳哭笑不得,難道這就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便開口答話說:“顧老先生主要是時運不好,與李夢陽等復古七才子和唐伯虎等江南四大才子生在了同一個時代。

北有復古派,南有江南四大才子,在這樣的夾擊下,顧老先生能維持住一點名聲,撐起南京文壇大旗就很不錯了!

也就是遇到了你秦板橋,才顯得顧老先生昏庸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