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誤盡平生是一官(第2/3頁)

畢竟秦中堂只是邀請他們幾個陪著遊覽嶽王廟,沒有說別的。

所以眾人心裏都有點著急,但又不知道該不該直接開口求人。剛才秦中堂那喜怒不定的表現,讓大家不由自主的謹慎起來。

但秦德威停了下來,主動對三位同年說:“你們都說自己時運不濟,被黨爭所誤傷,但在我看來,卻不以為然啊。”

三同年心裏齊齊一喜,不怕秦德威提起這個,就怕秦德威故意裝傻不提!

然後就聽秦德威繼續說:“你們就沒想到過,你們的遭遇說是偶然,其實裏面也有必然?

你看看你們幾個,因為與我同年關系,浙黨人對你們心有疑慮,不會極力支持你們!

而且當今浙黨骨幹人物多是寧波人,與你們杭州人又隔了一層。

而在別人看來,你們又屬於浙黨,當然不會擡舉你們。所以你們夾在中間,兩頭不靠,你們不倒黴誰倒黴?”

童漢臣與高應冕對視一眼,反正現在官職都沒了,就是破罐子破摔了,便道:“還請中堂指條明路!”

秦德威關鍵時刻也不含糊,直接說:“關於你們的心思,我都明白,看在同年的面上,能幫的我就幫了!

你們兩個現在都沒了官身,先去我幕府裏做事,積攢資歷功績,然後我再向朝廷保舉你們,肯定比之前官職高!

咱們另一個同年陳鳳帶著官身,也在幕府裏,你們肯定也沒問題!”

兩人大喜,連忙道謝。

對秦德威而言,找兩個本地人加入幕府,肯定有作用,怎麽也不虧,算是雙贏了。

然後秦德威又對另一個同年張瀚說:“你如今還有官身,沒有朝廷授權,我也不好征用你。

但我會給戶部王尚書寫封信,你帶著去京師,讓他不要再打壓你了,放你升遷!”

張瀚同樣也歡喜起來,連連致謝。對他們而言愁死人的事情,秦中堂一句話就能解決了。

三個同年得償所願,步伐輕快起來,但同行的田大參卻什麽也沒說。

一行人一直走到了神道牌坊,秦德威就看到,牌坊外面跪著兩個人。

這兩人就是與秦中堂同舟而來的兩人,一個是田公子田藝蘅,另一個就是本地名姬趙美人了。

這可不是秦中堂強迫的,乃是他們二人自願的。

秦德威揮了揮手說:“不知者無罪,饒了你們這遭!都去吧!”

田公子起身後,鉆到了父親背後,趙美人則踉踉蹌蹌的離開了。

看著趙美人的背影,童漢臣本能的對秦中堂贊道:“宰相肚裏能撐船,中堂真乃寬容大量之人!對冒犯了你的女人,就這樣輕輕放過了。”

秦德威似乎答不對題的說:“你們到我這幕府做事,第一件就是重整嶽王廟,主要是新建石牌坊和鑄四個奸佞銅像。”

童漢臣和高應冕連忙答應下來,作為本地人,做這些事還是很合適的。而且這工作也容易,純粹就是送資歷的,而且也能蹭點好名聲。

然後秦德威又指著趙美人的背影說:“關於銅像裏王氏的樣貌,就嚴格按照她的模樣來做,不像不給工錢!”

童漢臣:“……”

他可以把前面那句話收回來嗎?

旁邊的田大參打了個激靈,趙美人都這樣待遇,那自家兒子又會怎樣?

他越想越擔憂,又連忙對秦德威說:“犬子讀書不成,頑劣無比,只會喜愛遊歷,幾乎一無是處。將來究竟應該如何,懇請秦中堂指點一二。”

秦德威詫異的看了眼田汝成,你兒子怎麽教育和將來走什麽發展路線,問我做甚?

不過既然被問到了,秦中堂還是答道:“既然讀書不成,又喜歡遊歷,做個儒商也可!

遠處不用說,近處就有條路子可以取的!可從杭州販運絲綢,前往寧波售賣與佛郎機人!”

田汝成有點疑惑,你秦中堂不是公然聲稱要繼續嚴厲禁海嗎?

秦德威卻鼓勵說:“男兒志在四方,讓他去試試看,寧波距離又不遠!如果遇到問題,盡可來找我!”

走到了這裏,就算離開嶽王廟了,秦中堂又主動對田大參說:“你對自己的前途,有什麽想法?”

這算是給一個暗示和機會了,但田大參卻答道:“將來要如何,容我深思熟慮過,再勞煩中堂。”

主要是從秦中堂這裏得到機會十分難得,田大參覺得不能隨便浪費了,必須想明白將來要幹什麽。

嶽王廟並不算太大,秦中堂遊覽加祭拜,一共也沒用一個時辰。

此時才到午時,旁邊不遠處的西湖詩社雅集沒有散場,仍然在繼續。

於是田大參作為本地文壇盟主,又盛情邀請秦中堂出席雅集,但卻被秦中堂拒絕了。

童漢臣和高應冕兩個答應了入幕的同年,此時也沒回雅集那邊,直接跟著秦中堂走了。今日還有時間,先去幕府駐地熟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