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史無前例(第3/3頁)

也就是說,萬一太後沒有被攔住,真的臨朝垂簾聽政,秦德威也不會在場,所以與秦德威無關?

到了那時,苦逼去朝參老太後的都是他們其他大臣,傳到後世被人嘲笑的也是他們其他大臣!

而秦德威已經離開朝廷,遠走高飛了,太後臨朝也好垂簾聽政也好,已經與他沒有直接關系了!恥辱也是其他大臣恥辱!

你秦德威為了騙尚方劍,給別人留下這麽一個爛攤子!

難怪秦德威剛才答應的那麽痛快,敢情已經預料到了後日的事情!

而大家剛才居然萬馬齊喑,面對不良現象一言不發!回想起來,這又是何等的可恥!簡直不能更糟心!

這會兒天色真不早了,離開宮後,嚴閣老就直接回了家。

說起私人生活,嚴閣老的德行似乎並不算差,就守著一個妻子忠貞不二,下班後也不會出去浪,基本都是老老實實回家。

這一切,與某中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時常讓旁人恍恍惚惚,不知到底誰更像是奸臣。

今天宮裏格局劇變,準盟友張佐又莫名其妙的栽了,嚴閣老心情再次變差。

他只感覺自己的路似乎越做越窄,那秦德威快把自己逼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

嚴嵩進了家門後,又直接去了書房,然後讓仆役去喊兒子嚴世蕃。

他已經習慣了,每當遇到事情或者問題時,就把兒子嚴世蕃喊過來一起議論。

但這次仆役卻沒有領命而去,反而對嚴嵩答道:“大爺已經不再府裏了!”

嚴嵩渾然沒太在意的說:“又去花街柳巷了?那也速速叫回來!”

那仆役又繼續答道:“大爺今日已經離開京城了!說是奉了欽差命令,南下去南京軍器局辦事了!”

嚴嵩愕然不已,真是感到意外,特別的意外。

意外之處有兩點,第一點,嚴世蕃居然如此老老實實的去辦差事。

按照嚴世蕃以往的習性,對於不願意接受的苦差事,肯定是能躲就躲,能拖就拖,陽奉陰違,既不出工也不出力。

比如被調往廣東那次,就是順路直接逃回了老家混日子。

“真去南京軍器局辦差了?”嚴嵩極度懷疑的追問道,不是他不相信兒子,主要是實在太了解所以才不相信。

那仆役又答道:“反正大爺臨走前,在家裏是這樣說的,與大爺同行的還有幾位京城軍器局的資深工匠,看起來不假。”

嚴嵩再次陷入了驚愕,難道自家兒子轉性了?轉性就轉性吧,但為什麽不告訴自己?

而且這也是嚴嵩的第二點意外之處,嚴世蕃做事居然不對自己打招呼了!

兒子離家南下,自己這個父親居然沒有提前知道,直到回了家問起來才知道!

嚴世蕃為什麽不對自己提前說?難道是對自己這個當父親的有意見了?

因為自己沒有阻止秦德威,放任秦德威調用他而心生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