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史無前例(第2/3頁)

攝政就是個說法,在皇帝出問題時過渡用的,不涉及到任何禮制問題。

但臨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顧名思義就是女主從幕後站到前台,上朝並接受百官朝參,行駛皇帝的權力。

根據歷史經驗來看,臨朝後面往往還跟隨著“稱制”二字啊。

大明有太後半攝政的先例,但卻從未有過臨朝的太後,就連當初英宗年幼時,太後也沒有臨朝!

所以你張太後憑什麽覺得自己有資格,史無前例的臨朝?難道是被嘉靖皇帝虧欠良多,所以想臨朝過把癮報復?

老人固執任性起來,也是難纏,尤其是還是一位至尊。

萬幸的是,老太後對上的是秦德威秦中堂,別人暗自慶幸,自己可以暫時躲開。

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作為一個權臣,該扛事的時候就要扛事!

又到了表現剛正不阿的舞台了,你秦中堂就不要客氣了!

只見秦德威在眾目睽睽之下挺身而立,神態嚴肅,大聲的對張太後奏道:

“後日太子禦文華殿上朝,老娘娘也可以嘗試臨朝聽政,在太子背後設寶座並垂簾!”

其余眾人更驚了,甚至比剛才聽到張太後嚷嚷臨朝還要吃驚!

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秦德威莫非失心瘋了?竟然說太後可以嘗試臨朝,難道又要見證史無前例的事情了?

如果換成別人這麽幹事,當即就要有人跳出來阻止和指責了。

但眾人與秦德威打交道,也都算經驗豐富了。多次事件表明,秦中堂越是像失心瘋的時候,越是有後續的陰謀。

說不定秦德威這個時候已經挖好了大坑,等著別人跳出來阻止和指責!

只有張太後別無他想,大喜道:“此奏議甚好!”

秦德威便又趁熱打鐵說:“若老娘娘感到氣順了,還請賜下尚方劍!”

張太後當即便對秦太監說:“如今你掌管宮中禮制,就由你把賜劍之事辦了!”

秦太監深深的看了眼秦德威,然後領命。

眾人根據以往經驗,一直默不作聲,就這樣看著,絕對不跳秦德威偷偷挖出的大坑。

直到秦德威終於從張太後手中獲賜了尚方劍,眾人還是沒說話。

就是感覺又見證了歷史,大明朝自從太祖平定天下後,賜予尚方劍也是史無前例之事了,今天又被秦德威開啟新歷史了。

反正就算要反對太後臨朝,也至於當面撕破臉反對,下去後另外找幾個炮灰禦史上疏反對就行了。

如此這般,今天的慈慶宮會議在一片詭異的沉默中,就此結束了。

大臣們往外走,走到慈慶宮門時,嚴嵩嚴閣老冷不丁的對秦德威秦中堂問道:“你還啟程不啟程了?自從領命以來,已經過去數日了!”

秦德威漫不經心的答道:“快了快了!”

嚴嵩指責說:“你到底有沒有具體日程?難不成你走之前,還想再換一個首輔?”

雖然大部分看熱鬧的人都認為,這次宮中“政變”是方皇後聯手秦太監,幹掉了另一個大山頭張佐。

但嚴嵩嚴閣老堅定的認為,秦德威一定是幕後黑手,哪怕明天就是世界末日,幕後黑手也一定是秦德威!

秦德威斜視嚴閣老,回應說:“到底是誰心裏想換首輔?我看是嚴閣老你想換吧?”

走在前面的翟鑾翟首輔忽然回頭,對後面的兩人怒目而視,你們兩個能不能對首輔稍微尊重一下?

嚴嵩完全不在意翟鑾的反應,繼續對秦德威催問道:“你就直說了吧,你究竟哪天離京?”

秦德威答道:“今天點選完標營親兵,明日去兵部搜集地圖海圖,大概後日出發!”

如今準備的差不多,應該可以走了。

一方面拿到了所能得到的最大權威,尚方劍此時還沒有泛濫,是個很有威懾力的新鮮東西。

另一方面,在宮中朝中都做好了布置,秦太監以司禮監掌印兼提督東廠,老師張潮也成了內閣大學士,還有王廷相坐鎮軍機處。

這樣後方應該可以維持安穩了,不至於自己離開中樞就被清算,真成了天日昭昭。

而問話的嚴閣老能忍到今天的最大信念,就是熬到秦德威離京,然後一切才可能出現轉機。

今天從秦德威這裏直接得到了明確消息,便暫時放下心來。

其余人聽到這個一手消息,不知為何忽然也感到輕松起來,沒有秦中堂的京城,似乎很值得期待啊。

不得不說,秦中堂那種莫名其妙居高臨下的壓迫感太強了,即便是同級人物,與秦中堂同朝為官也完全輕松不起來。

當眾人一邊想著秦德威的事,一邊邁出了慈慶宮門時,突然又想到一個問題!

剛才秦德威為了尚方劍出賣節操,似乎忽悠了張太後後日臨朝聽政,而秦德威本人也定在了後日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