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平倭亂的方略(第3/3頁)

所以我去東南有三層目的,剿除倭寇固然是最重要目的,趁機整頓東南武備也同樣是重中之重,算是第二層目的。

如果有機會,反攻倭國鄰近大明各諸侯本土,徹底解決百年倭患也不是沒可能,這是備用的第三層目的。

所以今年時間雖然不以徹底解決倭患,但整頓武備也是重要工作,甚至可以說是打好根基的關鍵工作!

只有無知的人,才會認為這是養寇自重或者無能處置!我跟這樣的人沒有任何共同語言!”

只有屠僑被氣得臉色鐵青,大部分人還在議論,誰也搞不清楚,秦德威到底是算是想拖延避戰,還是真計劃養精蓄銳。

張老師又詢問道:“一年之後,就一定能平亂?”

秦德威如實答道:“我最短也需要在東南呆到到明年,具體情況如何,還要再看其他方面。”

張老師疑惑的說:“既然你心裏已經有了粗略籌劃,以及進度預估,想必已經便覽全局,還有什麽其他方面值得你關注,或者讓你沒有把握?”

秦德威解釋說:“倭寇之外還有海賊,海賊之外還有私商,狀況必定層出不窮,絕非可以輕易預料的。

譬如有個叫王直的海賊,大概今年已經與倭人諸侯勾結上了,在海外勢力極大,擁眾可能數千之多,素來以走私為生計,與沿海民戶多有貿易勾連。

若倭寇之患一旦泛起,王直就肯定跟著一起作亂,不可預測因素太多了。”

有些細節性的東西,比如王直與倭國諸侯勾結的行徑,別人都是聞所未聞,很多人連王直是誰都不清楚。

聽到秦德威拋出了如此細致的“幹貨”眾人終於可以相信,秦德威已經掌握了非常多的信息情報。

而且懂行的都知道,所得到的信息越豐富,做出的決策就越正確。秦德威做出了今年備戰,明年大力圍剿的方針,一定也是有道理的。

張老師不禁嘆道:“我現在才真正明白,為什麽你一定要親自去東南了。”

秦德威答話說:“若想獲勝,先要知己知彼。別人只怕連知己知彼都還沒有做到,我又怎麽放心別人去東南?”

殿內眾人只能嘆服,雖然秦中堂當欽差去東南,似乎是被嚴閣老擠兌去的,但秦中堂確實是最佳的人選。

難得秦中堂居然肯為了朝廷做出“自我犧牲”,大家就應該相信他,支持他。

秦德威忽然又開口道:“東南情況復雜,還要總督多省,海陸兼具,尤其浙閩都是科舉大省,地方名流薈萃。

我單人去了東南,只怕鎮不住地方,有損朝廷威望,讓人嘲笑朝廷無力啊。”

眾人:“……”

來了來了,又來了,這才是大家更熟悉的秦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