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春聯那些事兒(第3/3頁)

溫仁和便與秦德威寒暄著說話。

秦德威環顧四周,感慨道:“我嘉靖十四年來這裏時,溫前輩是吏部侍郎兼翰林學士,如今還是吏部侍郎兼翰林學士。

六年時間,各處人事更新、物是人非,唯有溫前輩宛如翰苑定海神針啊。”

溫仁和:“……”

姓秦的你不會說話就少說幾句!

當年張孚敬對翰林院進行大清洗後,翰林院人數凋零,最少時只有二十來人了。

但經過嘉靖十二年特選、嘉靖十四年和十七年的科舉館選,翰林院人才隊伍得到了補充,如今人數又大大回升了。

所以秦德威這次參加翰林院公宴,居然產生了“人山人海”的感覺。

忍不住又對溫仁和說:“我從來不知道,翰林院居然有如此多人!”

溫仁和冷笑著說:“你秦中堂還想不到其中奧秘麽?明年會試考官未定!”

秦德威頓時秒懂,答話說:“最近忙的大事太多了,把會試的事情忘了。”

按現如今官場傳統,會試的主考官要從翰林院選,大概半數同考官也要從翰林院選。

對翰林們來說,這就是一個好機會。舉個例子,看看那張潮張前輩,收了個秦德威當學生後,多麽風光。

考官是由皇帝點選的,在過去,翰林平常與皇帝打交道機會很多,皇帝一般都心裏有數。

但現在政治生態與過去完全不一樣了,嘉靖皇帝一直在西苑修仙,翰林們平常也見不到皇帝,根本沒機會表現自己。

而翰林院年終公宴上,按慣例皇帝都要與翰林有點互動,比如出題讓翰林們寫應制詩之類的。

對翰林們而言,這可能就是僅有的表現機會了,容不得翰林們輕忽。

對此秦德威沒有鄙視,大家都不容易啊,內卷是可以理解的,不是人人都像自己一樣機會多。

然後秦德威就離開了溫學士,找其他熟人交際去了。

現在翰林院人數擴張後,不像原來那樣“一團和氣”,就出現派系了。

大體上最明顯的派系是三群,第一群是傳統派,以十幾年前、甚至更早的入翰林的老人為主。

第二群人,就是供奉派,就是有機會去西苑入直、給皇帝寫青詞的郭樸、袁煒,以及圍繞在這兩人身邊的一群人。

第三群人,就是與秦德威關系密切的一幫人,比如趙貞吉、許谷、刑一鳳等人。

如果要問秦中堂怎麽看,秦中堂會表示完全沒看法。他秦德威已超出了這個層次,不太在乎這種低端局部小氣候了。

最多就是恨鐵不成鋼,經常斥責小弟們不給力,不如郭樸、袁煒那幫人會寫青詞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