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更賦新詩換征袍(第3/3頁)

正所謂軍令如山,白總兵接了命令就去準備。

晚上,秦德威召吳姓文書前來,又記錄了三首詩,然後早早的睡了。

又到次日,秦德威繼續帶領親兵踏上行程,沿著驛途向西而去。一路驅馳,當晚夜宿懷安衛。

過了懷安衛差不多就到了大同鎮轄地,然後在黃昏時終於抵達了陽和城。

這裏才有正經的總督標營,是宣大總督大本營,設有標下參將、遊擊各一人。再加上分路參將、本城守備,全城兵力也有一萬人了。

但這次俺答深入南邊山西腹地,軍情緊急,秦督師當然不能像平常那樣,坐在督院裏發發公文就行。

所以秦督師並沒有在大本營陽和城久住,休息一晚後,繼續帶領家丁和五百親兵去了大同城。

陽和城距離大同城不過百裏距離,騎馬半天就到了。

這大同城堪稱是方圓數百裏內最大的雄城,城墻周長十三裏,墻高四丈二尺。

接到牌票得知宣大總督要來,大同巡撫史道、大同鎮總兵王升便在東門陽和門外迎接。

其他參與迎接的還有戶部駐大同管糧郎中、大同知府、兵備道、遊擊、坐營參將等等文武官員。

無論出於什麽緣故,反正這史巡撫、王總兵兩人都不希望總督過來。

總督親臨大同督師,很明顯就是對前一階段的戰事不滿。

但不管心裏怎麽想的,迎接禮節都不會差了,該有的表面功夫都有。

史巡撫還很恰到好處的稱贊了秦德威幾句:“雲中本地氣候剛烈,未秋先霜,五谷之種多難養,物產素來匱乏,守軍苦不堪言。

幸賴秦大人力請朝廷復開中法,數年下來果有成效,使邊鎮糧草足用,軍民得安也!”

秦德威毫不居功的回應道:“都是聖上天恩所致,本督師焉敢居功!”

又是一群人被科普了“督師”兩字,大家總算知道總督大人喜歡什麽稱謂了。

督、撫、總兵其樂融融一團和氣,正要一起入城時,忽然從斜刺裏沖出個中年男子。

雖然此人被攔在了外圍,但仍大呼小叫道:“我乃奉國將軍!有冤不得伸,特來請制台大人做主!”

秦德威無語,奉國將軍可是屬於皇族宗室的一種封號,為什麽會跑來找自己告狀?

大明藩王裏,代王就藩於大同,所以這位奉國將軍肯定就是代王這支的宗室。

多疑的秦督師立刻就開始懷疑,莫非其中有什麽陰謀?還是有人想給自己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