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秦失其鹿(下)(第3/3頁)

又聽到秦德威高聲嘆道:“難怪嚴閣老當初故意派我老師張玉溪公出使,至今尚不能完差回京。”

自始至終沒有人在明面上說什麽,沒有人會公開指責張璧。

但大家心裏都明白,只要是公開推舉形式,張璧今天肯定沒戲了。

秦德威仿佛毫不費力,像是撕掉一張紙似的,輕輕松松就廢掉了一個熱門候選人。

眾人這時候不約而同的把視線轉向另一個熱門人選,吏部右侍郎兼掌院翰林學士溫仁和。

秦德威都殺掉了一個張璧,絕對不會輕易停手的,不知道又會怎麽對待溫學士?

只見秦德威走到溫仁和前面,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然後說:

“溫前輩乃是有德行的長者,平日裏對在下也多有關照。據聞溫前輩乃是弘治十五年登科,堪為詞臣中最早。”

眾人聽到秦德威這些沒用的寒暄,還是莫名其妙的,不明秦德威目的是什麽。

然後秦德威轉頭看向內閣班位,繼續說:“如果在下沒有記錯,三位閣老的登科時間,應該都晚於溫前輩吧?”

夏言、顧鼎臣、嚴嵩三個大學士,聞言齊齊變了臉色。

顧鼎臣和嚴嵩都是弘治十八年登科,比溫仁和晚了一屆,夏言更不用說了,正德十二年的菜鳥,比起資歷就是弟中弟。

所以溫仁和如果當了禮部尚書,大家都會很別扭。

在嘉靖朝,禮部尚書基本上就是半步內閣的待遇,也可以說是連接內閣與翰苑之間的環節。

而在這個詞林官系統,又是十分講究前後輩的傳統,就連大學士排序往往也是按照年科來排,誰最早誰就是第一位首輔。

像夏言這樣後來居上的情況,其實是非常規的現象,這也是嚴嵩與夏言矛盾的根源之一。

嚴嵩是科舉前輩,比夏言早了十多年,但夏言卻一直把嚴嵩當手下看待,嚴嵩就不服了。

明白了這個背景,就能理解,一個比所有大學士都老資格的人,當了禮部尚書的話,大家為什麽都會有別扭感覺。

萬一哪天溫仁和又憑著禮部尚書入閣,那怎麽排順序?

反正現在內閣大學士們以及秦德威,一起注視著溫學士。

感覺憑空多了幾許壓力,溫仁和長嘆一聲,揮揮手說:“罷了罷了,老夫退出了。”

詞臣就是這樣殘酷,錯過了自己所在的時代,沒有早早在同代人中脫穎而出,基本就沒機會再老來俏了。

不是每個老師都有個學生叫秦德威的。

秦德威再次對溫仁和行了個禮,還是很恭敬的說:“溫前輩真乃君子也!”

公認的三個備選人,轉眼間就剩下一個不在現場的張潮了。

眾人想到這裏,無數槽點簡直在心裏滾滾而來!

什麽夏首輔丟了機會,什麽嚴閣老放棄了機會,什麽秦失其鹿,都是沒有的事情!

這只鹿可能始終都在秦的手裏,從來就沒有失過!

秦德威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什麽雙雄爭霸也是不存在的,以後沒準就是三足鼎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