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總有這種本事(第2/2頁)

開中法有優點,讓鹽商在邊鎮屯田輸糧,能充實邊塞;

折色法也有便利,讓鹽商直接往運庫交銀子,能充實太倉銀庫。

對這些朝堂上幾乎人人都知道,皇帝肯定也明白。

如果只能在皇帝面前泛泛而談,說不出點深度,又有多大意義?

最終還是侍講學士蔡昂出列,奏道:“折色法已經施行四十年,如今成熟穩定,還未見壞事之處。

若要強行逆轉現狀,恢復舊開中法,且不說倒行逆施難度極大,也看不出有多大收效。

唯有心性不穩希圖富貴者,才喜好折騰,以折騰為搏取功名之階也!”

蔡學士說完這句,還暗搓搓的看了眼秦德威,“喜好折騰”影射的是誰,不言而喻。

秦德威還沒說什麽,有個編修王維楨突然站了出來,對蔡學士道:“蔡前輩此言差矣!

當初行折色法,舉朝皆以為利,卻致使遊民日漸離散,邊地日漸荒蕪,生齒日漸凋落,邊方日漸困敝!

邊鎮情勢危急如此,只換得太倉幾兩銀子,邊鎮之困又有何解?豈能因為畏難而無所作為?”

蔡昂又反駁道:“邊鎮儲糧從何而來?一為衛所軍屯,二為各省民運。

當年鹽商屯田產糧,所占只是些許小數!作用何須誇大其詞?不如折色發省事!”

王維楨也反唇相譏說:“蔡前輩當真不通事務!衛所軍屯,大都自用!各省民運,損耗極高!

當年鹽商邊屯雖然總數占比不多,但卻極為關鍵,正好靈活彌補各處不足,還能起到靈活投放,平抑邊鎮糧價的作用!”

別人基本沒太多發言,只有蔡昂與王維楨二人在殿上你來我往,唇槍舌劍的爭辯,場面一度十分激烈。

很難說誰占了上風,嘉靖皇帝沒有表態,估計還是拿不定主意。

秦德威暫時也沒說話,就是津津有味的看熱鬧。

作為一個從五品,在詞臣裏等級已經不低了,占據著視野良好的前排位置,看著別人吵架的體驗還挺新鮮。

寶座上的嘉靖皇帝突然喝道:“秦德威!爾為何不獻言?”

秦德威連忙出列,奏對道:“臣正在心裏揣摩蔡、王二人的觀點。”

嘉靖皇帝有幾分譏誚的說:“改鹽法之議,不是你發動的麽?還有什麽可藏著的?”

秦德威:“……”

可惡,這就是被敲打的感覺嗎?難怪都說嘉靖皇帝這人刻薄!

被皇帝點了名,就不能不說話了,秦德威心裏判斷著形勢,重新開口道:“當年將開中法改為折色法的戶部尚書葉淇,是淮安人。”

然後又看向蔡昂:“蔡學士也是淮安人。淮安乃是江北鹽業重鎮,也是兩淮鹽運司分司所在之處,鹽商眾多。

所以蔡學士堅持折色法,難保沒有私心啊,和當年的葉尚書一樣。畢竟折色法適合東南商人,不用去邊鎮輸糧。”

蔡昂立刻對秦德威怒目而視,礙於殿上禮儀不好咆哮打斷。

然後秦德威又看向王維楨,“王編修是陜西人,數十年前行開中法時,鹽商就有很多陜西人。

因為陜西人距離邊鎮近,就近屯田輸糧方便,所以王編修力求恢復開中法,也難保沒有私心啊。”

王編修立刻也對秦德威怒目而視。

眾人無語,你秦德威上來就放群嘲,你到底是哪邊的?

秦德威又對嘉靖皇帝奏道:“陛下若有興致,可以現場點檢殿中人數,看看支持恢復開中法和維持折色法各都是誰。

臣敢肯定,支持開中法的必然北人尤其西北居多,支持折色法的必然是東南居多。”

眾人一起暗罵,你秦德威好膽!群嘲居然越放越大!

但嘉靖皇帝卻對這樣的誅心之論極有興趣,就這麽聽著秦德威繼續嗶嗶。

皇帝也不得不承認,秦德威出場說話,比別人都有樂子。

有人忍不住質問道:“那你秦德威是南人還是北人?”

秦德威驕傲的答道:“我乃京城人氏,都城所在,非南非北,不偏不倚,所以才能持中而論!”

眾人:“……”

秦德威樹立了一波公正無私人設,才開始說正題:“其實當年開中法敗壞,被改成了折色法,然後始終改不回去,也是有原因的。

孝廟、武廟時外戚、太監、勛官綱紀廢弛,導致開中法崩壞,完全無法繼續施行。

如今經過陛下治理規範,倒也有了恢復開中法的基礎。是否要撥亂反正,唯陛下意圖而已!”

霧草!聽到這裏,嘉靖皇帝內心也驚動了。

其余眾人再次齊齊無語,秦學士總有這種本事,能把正經的政事討論,拉著往誅心的政治鬥爭路子上一路狂奔。

你在這裏暗戳戳的說孝宗、武宗不行,那今上能不愛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