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四月初,廣州、高州和並州頒布了招募兵員的告示,符合條件的兵丁可到府衙報名。

因為條件較為豐厚,各地百姓家中有多余男丁,尤其是窮得娶不上媳婦兒的男丁紛紛報名入伍,只用了半個月,便招募齊了兩萬兵丁。

這些人先安排到軍營中進行訓練。上午進行身體素質的鍛煉和兵器的使用方法訓練,下午則是協同作戰的培訓,要讓士兵能聽懂各種指令,服從指令。

此外,劉子嶽還讓人給他們安排了一堂半個時辰的思想政治課。這課程是他和黎丞編撰的,無外乎就是忠君愛國愛民這類的,未免士兵們聽得不耐煩,他們沒有采用說教的方式,而是從歷史中選取了一些忠君愛國的名人,用故事的形式更容易讓人接受。

此外,他們還大力宣傳這次平息紅蓮教的戰爭中湧現出來的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這些英雄有以身殉國的封州、並州知府,也有剛入伍誓死守城的新兵蛋子,還有平日裏不著調最後卻充當先鋒沖入城中的老油條。

不管他們是什麽身份,在面對敵人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挺身而出,保護身後的普通百姓,保護自己的家鄉,保護父老鄉親!

發生在身邊的普通人的不平凡事跡更容易令人動容。有些個士兵眼淚都湧了出來,其中一個少年更是抱頭痛哭起來,哭聲令人側目。

鮑全將其叫了起來:“你為什麽哭得這麽傷心?”

少年吸了吸鼻子,哽咽的說:“張啟超是我哥哥,謝謝平王殿下和於大人,謝謝你們沒有忘記我哥哥。”

說著,他掀起眼皮怯生生地望了一眼前方的劉子嶽。

雖說殿下比去年時身形更挺拔了,皮膚的顏色也深了一些,但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平王殿下就是那個帶著所有官員和將領,給他哥哥躬身行禮的年輕人。

更令他沒想到的是,平王殿下還將他哥哥以身守城的事跡在軍中宣揚,讓所有人都記住了他哥哥的名字。這一刻,他總算明白了,什麽叫雖死猶榮,什麽叫重於泰山。

鮑全沒想到是這樣,像熊掌一樣的大手用力拍在少年肩上:“好小子,不錯,你叫什麽名字?”

“張啟晨。”少年緊張地說。

鮑全念了一遍他的名字,聲音洪亮地說:“好名字,小夥子好好幹,建功立業,像你哥一樣做個保家衛國的英雄!”

有了張啟晨這樣的真人真事現身說法,士氣更加高昂,每日的訓練士兵們也更積極。

一切都在欣欣向榮之時,京城又傳來了好消息。

京城送來了四十六名匠人,加上他們陪同的家屬,共計一百五十六人。這些人中不但有需求最迫切的生鐵冶煉鍛造的高手,還有不少擅長興修水利、路橋和各種建築物等的匠人。

黎丞看到這天降的人才大禮包,都懵了。這些可個個都是他們南越緊缺的人才啊,朝廷竟然派人送了過來,殿下不愧是陛下的親兒子,一般人哪能有這種待遇。

他實在是太高興了,將人暫且安置在府衙旁邊的客棧後就迫不及待地驅車前往軍營向劉子嶽匯報這個好消息,並商討怎麽安置這些人。

劉子嶽聽說黎丞來的消息,直接將手中的紅纓槍丟給了旁邊的親衛,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連衣服都沒換就直接去見了黎丞。

“黎大人今日前來可是有要事?”一打照面,劉子嶽就開門見山地問道。

黎丞在表面上一直與他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兩人看起來交往很少的樣子。黎丞今日竟招呼都沒打一聲就跑了過來,顯然是有很急迫的事。

黎丞老臉笑成了一朵菊花,拱手道:“恭喜殿下,賀喜殿下,朝廷送了四十六名匠人過來,其中十一名精通生鐵冶煉鍛造法,其余的則擅長興修水利、路橋、各種建築等等。”

劉子嶽本就神采飛揚的眼睛更加明亮,俊秀的臉上難掩喜色:“這麽快?發生什麽事了?莫非晉王回京了?”

他那天故意當著溫開義的面索要生鐵冶煉鍛造法,其實不是奔著溫開義去的,而是沖著其他三方。晉王平亂成功在即,有了這麽一個天大的功勞,等他回到京城,便是太子這個儲君也要避其鋒芒。

面對晉王的壓力,太子、燕王和楚王怎麽可能不著急?正所謂病急亂投醫,這時候要是有人再跟他們提,給南越送去上好的兵器鍛造法,提高南越軍隊的實力,鼓動他跟晉王對著幹,給晉王添堵。

這些人為了對抗晉王,一定會答應。

只是沒想到的是,竟送來了熟練的工匠,而且還額外多送了好幾十人過來。

黎丞到底是做了這麽多年官的,心眼子不少,剛才接待這些人時已經從幾個脾氣暴躁,不甘於受此等待遇的官吏口中打聽到了不少消息:“殿下真是神機妙算,晉王不日就要回京了。至於這些人嘛,都是工部的底層官員,基本上都是工匠出身,正兒八經的讀書人看不上他們,他們自己也沒多少門路,然後就被推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