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王小二兩只胳膊枕在腦海,躺在幹草鋪就的床鋪,聽著左右兩側此起彼伏的呼嚕聲,完全睡不著。

進入連州,經過簡單的問詢後,連州知府衙門便將他們這群人安置到了連州西部的一塊荒地上,讓他們負責開荒。

後來,又陸續來了一千余難民。

這麽多人,建的簡易小木屋有限,條件簡陋,大家只能打地鋪,幾十個人一間屋,環境很是糟糕。

而且這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距最近的村子也有七八裏遠,幾乎看到什麽外人,平日裏能接觸的當地人只有管事和運送物資的人、還有幾個過來幫忙做飯的嬸子。

這地方要說有什麽還算讓人滿意的,那便是吃食了,一天兩頓管飽。

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還能吃飽飯,大部分難民還算滿意。

可王小二想起那些留在城中吃香喝辣,左擁右抱,三天兩頭換女人的同伴們,心裏就不平衡了。

在心裏後悔了半天,他才迷迷糊糊睡著,但沒睡多久,外面的鑼聲響起,起床幹活的時間到了。

王小二揉了揉還有些困的眼睛,翻身爬起來,穿上外衣,出去幹活。

幹活的地方不遠,就在木屋七八百米遠,附近都是新開墾出來的土地,再遠一些,是一片茂密的甘蔗林。

甘蔗甘甜多汁,曾有人想去砍幾根甘蔗回來吃,但被管事的制止了,說那片甘蔗是有主的,不能動。看他的表情很嚴肅,估計這片甘蔗林的主人在本地應該頗有勢力,是個大戶。

不過管事再三令五申,還是有些不老實的,晚上悄悄去偷砍幾根甘蔗躲在樹林裏吃完了再回來,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甘蔗挺好吃的,聽管事說,他們開墾的這片土地也要拿來種植甘蔗,先前開墾的地,上了一批草木灰後,已經開始種植了,大家都搶著這個活幹,因為種植甘蔗比開荒要輕松一些。

王小二也借著老母親身體不好這個便利,謀到了種甘蔗的活兒。

只是今天一集合,管事卻告訴了他們一個很不好的消息:“種植甘蔗的計劃取消了,大家都去開墾土地。”

“為什麽啊?房管事,這不還有好幾畝甘蔗沒種嗎?”有人舍不得這份活,疑惑地問。

房管事眉頭一皺,冷冷地說:“這我哪知道,都是上頭的命令。開墾出來的地不可能不種,閑置著,種什麽,聽上面的安排吧,行了,都去幹活,別圍在這裏了。”

難民們沒辦法,只得拿起鋤頭、砍刀、鐵鍬繼續去開墾荒地。

王小二今天被分配去砍樹。

這荒野裏的樹有些年份了,大的一個人都抱不住,只能用鋸子比較快。

幾個男人拿著一把大鋸子鋸樹,花了好半天功夫,才將這棵大樹給鋸斷,王小二出了一頭的汗,坐在地上喘氣喝水。

這一通忙活,直到巳時三刻才收工回去吃飯。

今天中午的雜豆飯,米粒很少,大部分是各種豆子。

王小二端起碗便聽到隔壁的嚴大壯神神秘秘地跟人說:“知道為什麽不讓咱們種植甘蔗了嗎?”

“為什麽啊?”好幾個女人望了過去。

嚴大壯三十幾歲了,因為家裏太窮的緣故,一直打光棍。這次一下子接收到好幾個女人的目光,他不免有些得意,清了清嗓子,故弄玄虛:“你們聽說過劉記商行嗎?”

因為信息閉塞,若不是遇上戰亂之類的因素,很多人終其一生可能都不會離開出生的小村子,不少人一輩子都沒去過城裏幾次。

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還不耐煩地催促:“嚴大壯,說甘蔗呢,你扯什麽商行啊!”

但還是有個別“有見識”的,舉起手說:“我知道,我有個表親以前是做小買賣的,去廣州進過貨。劉記商行是廣州一個很大的商行,賣白糖、棉布還有食鹽的,好像還有瓷器、紙筆等物,反正很多,不過最出名的是白糖。白糖大家聽說嗎?”

有些城裏的居民知道:“見過,特別白,就是太貴了,去年我在鋪子裏看到,一兩要六十文錢呢,嘖嘖,比黑砂糖貴了差不多一倍,誰吃得起啊!”

難民大多都是貧苦出身,聽到這個價格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麽貴,都夠吃十斤大米了,誰買那玩意兒啊。”

“所以你們知道這劉記商行多有錢了吧?”嚴大壯不滿眾人的注意力被轉走,趕緊插話,借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眾人還是不解:“那跟咱們不種甘蔗有什麽關系?”

嚴大壯嘿嘿笑道:“那關系可大了。我跟金嬸子打聽過了,房管事不讓咱們動的那片甘蔗啊,就是劉記商行的,聽說這個劉記商行跟知府大人關系可好了。所以知府大人將這塊地劃給了劉記種甘蔗煉制白糖,甘蔗的種植收割都是金嬸子他們村裏人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