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眾望所歸,盛情難卻,劉子嶽不得不接下這個位子。

但他腦子一轉,又想辦法給自己找了個幫手:“劉七有幸得諸位老板信任,選為會長。只是我年輕氣盛,經驗少,做事到底不夠妥帖,因此我提議再選一名副會長主持商會事務,以後若是我不在廣州,大家有事也可找副會長協商,諸位意下如何?”

這提議有理有據,大家找不出反對的理由。

於是大家又投票選舉了一名副會長。

最終,苗掌櫃以三分之二的票數當選為商會副會長。

有了副會長,還是關系比較親近的商人,這下劉子嶽又可以當甩手掌櫃了。

他說:“苗掌櫃,我這人經驗不足,而且經常到處跑,以後商會的事還要勞煩苗掌櫃你多費心。”

苗掌櫃開始以為他說的只是客套話,一口應了下來。

但誰知道,後來商會有什麽事,大家找到劉府,劉子嶽就一句話:“這事問過副會長了嗎?苗副會長為人公允,行事周到,你們找他吧。”

久而久之,這些雜事全推到了他的頭上。大家也習慣了,小事找副會長,只有比較大,有點難辦的大事才找會長。

雖然成功將商會的事甩了出去,但劉子嶽覺得自己這陣子在廣州出了不少風頭,不是很好,決定還是回興泰呆一陣子,等這些事逐漸被人淡忘了再回廣州。

只是他避之不及吧,有些事卻是別人渴求不已的。

晉王平亂兩年多,一直不見成效。

相反,戰線反而越來越長,由東往西擴,由南波及到北邊,如今反賊的勢力已擴張到西南和中原等地,戰火蔓延,反賊源源不斷,消滅了一批又會有新的冒出來。

長期的戰事,加上天災人禍,讓朝廷的收入銳減,每年卻要拿出大筆的銀子打仗,國庫空虛。朝廷、延平帝對晉王的不滿也日益增加。

晉王非常苦惱,一開始他是希望戰事能夠稍微拖久一點,讓他趁亂多安插一些自己人,拿下富庶的江南地區。但戰事持續直今,對他來說也是弊遠遠大於利了。

他現在只希望能夠早點結束戰事。

因此聽說南越商人自建水師剿滅了海盜後,他的心思活絡了起來。

海盜其實跟這些反賊沒太大的區別,都是普通百姓落草為寇。只不過後者的威脅更大,直接危及了劉氏的江山,絕不能留。

一群商人組建的水師就可剿滅海盜,若這些人能為他所用,當能增加他對南越地區的控制力。這幾年,江南中原乃至西南西北地區都遭受了戰亂和天災之禍,反倒是南越因為偏安一隅,地處偏僻,沒有遭受江南戰火的波及,從而積累了不少財富和勢力。

若能將其收攏,白得一部分兵力不說,以後後勤補給,財物供給也能多個來源。

如今戶部的糧餉越來越晚了,他也得為多謀劃其他的出路。

因此聽說延平帝對南越水師和商賈大加褒獎後,晉王立即安排了心腹太監曹石:“你去走一趟,最好能將南越商賈和水師納入我們麾下,為我所用。”

曹石領命,次日便坐船從江南出發,前往廣州。

半個多月後,他抵達了廣州。

曹石比當初的太子派來的龐仕老練多了,人家到了廣州,先客客氣氣地拜訪黎丞,送上了一份厚禮,然後轉達了晉王對黎丞的問候,誠意滿滿。

晉王如今手握重兵,也算是如日中天,皇位的最有力競爭者之一。

他如此禮賢下士,極盡拉攏,別的不提,至少黎丞心裏是舒坦的。

但是吧,等知道晉王盯上的是廣州這些富商和水師後,黎丞就很無奈了。

富商們組建了商會,拉了劉七做會長,水師雖說有了朝廷的認可,但那些人都是劉七的,銀子也是劉七在掏,他哪做得了這個主,將這些歸附給晉王啊。

平王雖說看起來胸無大志,但人也不是傻子,肯定不甘於給人做嫁衣,將自己辛辛苦苦扒拉起來的資源都白白送給晉王。

黎丞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以要跟水師和商會那邊溝通為名拖延了此事,然後又熱情地將曹石安置在了府中。

等曹石下去休息後,他立馬提筆,寫了兩封信,一封送去劉府,一封送去給公孫夏,讓他們雙方去頭痛吧。他就當個什麽都不知道的知府,過幾天,曹石若是要去商會,想見水師那邊,他安排人陪同就是,其他的他一概不管。

劉子嶽還沒回興泰,因此最早收到消息。

看完他就樂了,他這些哥哥們啊,一個個真是手眼通天,總望著別人碗裏的飯,一見好處就湊了上來想撿現成的,跟那蒼蠅似的。

真以為他們是皇室貴胄,只要一開口,下面的人就要眼巴巴地將好東西雙手奉上啊?沒那麽便宜的事,皇室的話若真這麽管用,能號令萬眾,就不會有層出不窮的農民起義了,也不會有權臣,外戚,宦官之爭,甚至是壓皇帝一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