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冬月初五,天氣嚴寒,卯時一刻,宮門口已經站滿了排隊的大臣們,因為又到了上朝的日子。

古代皇帝上朝的頻率完全取決皇帝本人,有勤勉的天天早朝,也有懶散的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上朝。

延平帝屬於中規中矩的那種,實行五日一小朝,十日一大朝的規定。小朝會四品以上的官員參加即可,大朝會則不同,凡是在京城的七品以上的官員都要參加,紫宸殿內站不下,就站外面的廣場上。

而且上朝的時間也沒那麽死板,若是夏日,卯時就開始早朝了,到了冬天,早朝則推遲半個時辰。

雖說這已經比較人性化了,但大臣們都住在離皇宮有一段距離的地方,起床更衣洗漱再坐馬車趕到宮門口,怎麽也得半個時辰以上。也就是說,早晨三四點就得起床,高中生都沒這麽苦逼。

劉子嶽坐在馬車裏,無比慶幸自己要跑路了,不然每五天就來這麽一遭,真是受罪啊!

看到他的馬車出現,晉王大步過來,有些意外:“七弟怎麽來了?你的膝蓋可好了?”

“多謝大哥關心,已經好了許多。”劉子嶽攏了攏大氅,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兩只眼睛,哈了口氣說,“大哥,這冬天真冷啊!”

根據他上輩子的經驗,現在的氣溫估計在零下一二十度之間,不過沒溫度計,沒法測出準確的氣溫。

晉王看劉子嶽渾身裹得跟個球似的,賴在馬車上遲遲不肯下來,有些好笑。這個七弟自從上次在紫宸殿偏殿昏迷了一夜醒來後,人似乎變得有些不大一樣了,嬌氣多了,膽子也大了不少。

“七弟的傷還未痊愈,還是在車上歇著吧,一會兒到點了大哥叫你。”晉王極有大哥風範地說道。

劉子嶽樂了,高興地說:“多謝大哥,我就知道大哥最疼我了。”

不遠處的太子聽到二人的對話,冷冷地撇了撇嘴,這老七怕是個傻子,真當晉王是為他好?也不想想,朝中重臣,還有他們這些龍子龍孫都規規矩矩地排隊候在宮門外,連須發皆白背都駝了兩朝元老都不例外,他拿喬坐在馬車裏等,多大的面子啊?

這事回頭傳到父皇耳朵裏,有他好受的!若是被禦史參一本,一頓訓誡少不掉。

諸位大臣雖沒說什麽,但也感覺平王夠傻的,難怪不受寵,也難怪會自請跑去南越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

等到卯時二刻,鐘聲響起,厚重的宮門緩緩從裏打開,大臣們連忙整了整衣冠,準備進宮。

劉子嶽這才從馬車下來,直接走到晉王旁邊插、入幾個王爺的隊列中,跟著眾人入宮。

進了紫宸殿,又等了一會兒,延平帝才來。

好在殿內燒著炭火,不是很冷。

眾大臣紛紛議事,不過冬日事情少,說的不外乎是國庫的開支、國子監的學生又做了什麽新詩或是一些祭祀又或是哪裏出了土匪等等,劉子嶽聽得打瞌睡。今天起太早了,他實在有些犯困。

好不容易熬到辰時三刻,大臣們的事都說得差不多了,早朝到了尾聲,劉子嶽連忙站出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道:“兒臣見過父皇,兒臣府中上下已收拾完畢,諸位哥哥也慷慨解囊,贈我程儀,不日兒臣將要啟程去南越,以後天高路遠,再想見父皇一面甚是不容易,兒臣在此拜別父皇!”

說到最後一句,劉子嶽的聲音裏已經帶上了哽咽,似乎很是不舍。

龍椅上的延平帝愣了愣,若不是今天劉子嶽突然冒了出來,他都要忘記這個事了。本來嘛,這個兒子就沒什麽存在感,加上他日理萬機,事務繁忙,哪想得起這等小事。

當初下旨也不過是一時之氣,連日期都沒寫。老七若是知趣,磕個頭,認認錯,延平帝可能就給他換個處罰了,比如關禁閉,或是去皇陵守孝三個月反省之類的。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哪怕不怎麽討喜,身上到底流著他老劉家的血脈。

哪曉得這蠢東西還當真了。

延平帝有些不喜,自己這群兒子都挺機靈的啊,老七怎麽如此木訥。

皺了皺眉,他沉聲問道:“平王,你可想好了?”

這已經是延平帝能做出的最大讓步,若劉子嶽是個聰明的就該順著杆子往下爬,立馬誠惶誠恐地磕頭求饒懺悔。

滿朝文武都聽懂了延平帝的意思,意外又不意外,不管平王在皇室中如何不受寵,但終究是龍子龍孫,身份不一樣,陛下對他網開一面也不稀奇,況且平王頂多是懶惰了一些,並未犯什麽大罪,流放這個處罰實在是重了些。

晉王沒料到會出這種轉機,連忙給劉子嶽使眼色,示意他改口。

但劉子嶽就跟個木頭一樣,似乎完全沒聽懂延平帝這麽直白的暗示,磕了個頭說:“兒臣愚鈍,說話做事都不如諸位哥哥,在宮裏時總是惹舒妃娘娘不開心,出宮建府之後差事也辦不好,老是讓父皇生氣,兒臣有罪,兒臣願流放去南越,受些磨難,興許能成長幾分,有一天也能讓父皇以兒臣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