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第2/3頁)

關心兒子/弟弟而已,他們習慣了。

就算有那麽幾個覺得哪裏不對勁的,誰敢去質疑皇上和太子?

康熙給出的借口能糊弄糊弄別人,糊弄不了太皇太後,但她要是興師動眾地把康熙叫到慈寧宮來查問,就會讓旁人產生疑慮。

皇帝的命令和威嚴是第一位的,太皇太後忍耐住了。

等過了幾天,這個消息帶起的風波冷卻下去,太皇太後借著康熙過來向她請安的時機,稟退旁人,問了起來。

提及這個,康熙的臉色不太好,卻也沒有隱瞞。

“瑪嬤,胤祚留宿陸家的那一天,孫兒和保成做了同一個夢……”

他把那無比真實的夢境和一處處細思極恐的細節一一描述出來,太皇太後聽得後背發涼。

這裏面的細節合理之處實在太多,比如胤祚從沒見過這麽大的雪,沒有玩過,看到就想堆雪人。

他覺得胖乎乎的可愛健康,做出來的很多東西都是這麽個形狀,雪人自然也不例外。

事實上,因為這幾天沒怎麽停的大雪,胤祚還真的在五所堆了個雪人,胖乎乎,圓滾滾的,讓康熙和太子一看就想到夢境裏的場景,心裏陰影無限大,恨不得當場給踹了。

“小六這孩子多災多難的,總讓我不可避免地想到一個詞。”

——天妒英才。

太皇太後不願意提及那幾個字,只和康熙來了個眼神交流,卻見康熙也是這個意思。

祖孫倆一同沉默了,將那份擔憂壓在心底。

胤祚的優秀超過大清目前該有的水平太多,別人還在起跑線上掙紮,大清卻在胤祚的幫助下騎上自行車,領先其他國家好大一截了。

國力昌盛、百姓安樂,原本是讓康熙和太皇太後非常欣慰的事,只覺得愛新覺羅家的祖墳冒青煙了,才會有後輩子孫擁有這樣的奇遇。

早前有多高興歡喜,這會兒就有多心慌意亂。

總覺得是老天爺看不下去,通過夢境警告他們——再不收手,就要把胤祚收回去了。

而選擇入康熙和太子夢的理由也很簡單——他們可是大清的皇帝和儲君,不選擇他們選擇誰,胤祚嗎?

可這就是一個可能的猜測,他們總不能因為這麽一點可能性,就把大清蒸蒸日上的發展一鍵清零吧?

就算他們樂意,嘗到甜頭的百姓不樂意,辛辛苦苦這麽久好不容易做出一點成果的胤祚更不樂意啊。

太皇太後自己心裏惦記著大草原,還想多活幾年呢,一想到才五歲的小曾孫有可能面臨死亡,心裏那口氣就喘不過來。

“玄燁,你打算怎麽做?”

康熙道:“這幾日孫兒和保成都在等,沒再做這樣的夢。”

本是想著預示夢可能不止一個,想等到第二個的時候再看看其他線索,可這夢遲遲不來,就跟懸掛在頭頂上的一把刀似的,不知危機什麽時候會到,心裏惦記著,做什麽都無法全神貫注。

太皇太後覺得這樣等著不是辦法,再度回想康熙和太子做的夢,不禁輕咦一聲:“以小六的性子,他會只堆三個雪人嗎?”

按他那海王的做法,不應該從太皇太後開始往下堆,雨露均沾,誰都不落下,最終堆出一個園子的雪人來嗎?

康熙聽著聽著就沉默了,“……他倒是想多堆幾個。”

可惜康熙和太子不允許,就怕再堆下去就變得跟夢裏一模一樣。

能讓胤祚堆的那個胖雪人還留在五所,已經是老父親和親哥的極限了。

太皇太後能猜到他的想法,要換成她在現場,必定也不樂意讓胤祚堆下去,便不再多問,省得孫子說著說著就來氣,回去把雪人給踹了。

“但這就說明,現實與夢境還是有些不同的,不能草木皆兵。”

祖孫倆在慈寧宮關起門來商量了大半天,都商量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采用原先的辦法:等。

等第二個預示夢,也是等胤祚身上的異常。

對此一無所知的胤祚,依然遊走在皇宮和皇莊之間,專心做他的研究。

只是如今的他再不能像過去一樣,在皇莊一住就是兩個月,頂多三天就得回皇宮,否則康熙或者太子會親自過來抓他回去。

他不知道親爹和親哥為什麽盯他盯得這麽緊,但有累病的前提在,擔心暗地裏可能有賊人要害他,也挺配合。

皇莊的許多項目因為他的缺席,不是往後推遲,就是進展緩慢,幸好不少項目缺了他依然在進行,還有不小的進展。

比如:批量化人工孵化小雞成功了。

三月份正是能夠孵化小雞的好時間,在皇莊的那幾個農家子弟就幹起了人工孵化這回事,誰知道會突然來這麽一場雪呢?

幸好孵化的地點搭了火炕,剛出殼的小雞仔沒給凍死,因為一次次的實驗經驗積累,這一次的孵化成功率和存活率都還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