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3頁)

宜妃接著努力:“德妃姐姐馬上就要生了,你舍得在這麽關鍵的時刻離開嗎?”

離德妃生產起碼還有五個月,這麽長的時間,在宜妃嘴裏就變成了馬上,小攤販賣菜四舍五入都沒這麽狠的。

胤祚嘴角抽了一下,“皇莊有很多東西要送到研究所,建研究所之前會先把瀝青路建起來,這麽長的一條路,起碼也得建上個一年半載的,如今手頭上的資金大多用於建堤壩,這個的速度會更慢。”

宜妃粗略一算,就覺得這條瀝青路建個兩年都是有可能的,而兩年的時間足夠造成很多變數,立馬不著急了。

惠妃接上:“一條路都得建個兩年,那海上軍隊怎麽辦?你大哥什麽時候過去?”

這話更多的是為胤禔考慮,卻也是個現實的問題,研究所沒有建起來,他們還可以在皇莊研究,海上軍隊難不成一直等著嗎?等瀝青路和研究所建好再搞,什麽黃花菜不涼?

胤祚:“海上作戰和陸地作戰完全不同,大清有那麽漫長的海岸線,光是熟悉水性和海岸線就得花上個好幾年的功夫。大哥去得早,沒準還能從台灣那邊撈點經驗回來。”

台灣那邊施瑯都快打贏了,胤禔這個時候過去還能鍍一層金,惠妃沒話說了。

榮妃酸惠妃,也酸胤祚這麽為胤禔打算,可她很清楚胤祉的心思不在帶兵打仗上,沒有這樣的本事。

“……你的心裏只有胤禔這個哥哥嗎?”

這話裏的檸檬酸味讓胤祚暗暗舔了舔牙。

要從關系論,和他關系最好的是太子和四哥,其次是七弟和八弟,大哥和三哥得排在最後。

只是這些都是九龍奪嫡的有力競爭者,胤祚不希望將來出現那樣慘烈的場面,自然會把幾個兄弟的未來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去自己最擅長的地方如魚得水不好嗎?非要盯著那個全天下最社畜的位置。

“榮妃娘娘,三哥喜歡詩詞歌賦,對習武和物理化學這些不感興趣,我個人是覺得他更適合編撰書籍之類的工作。他在這個年紀多讀些書,積攢學識,等再長大些,帶著一身學問過去,就能憑自己的本事取得立足之地,不會讓人覺得他是憑阿哥的身份得到的職位,不會讓任何人看不起他。”

胤祚的態度很端正,考慮得很周到很長遠,讓榮妃覺得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個四歲孩子,而是個成年的男人在跟她個女人家商量。

這樣細致、長遠的考慮,還兼顧胤祉的能力、擅長、自尊心,當額娘會有的擔憂,榮妃敢說康熙這個親爹都沒想這麽多。

榮妃心裏好酸啊,這麽好的孩子怎麽就不是她的兒子呢?

“謝謝胤祚這麽為你三哥考慮。”

宜妃本來不想問的,一聽大阿哥能去軍隊,三阿哥也有合適的去處,實在沒忍住好奇心,“那你四哥五哥呢?”

胤祚搖頭:“這兩個哥哥還太小,性格和興趣還沒定型,可以邊走邊看。”

他這小大人的模樣可稀罕死了宜妃,把胤祚抱在懷裏好一頓揉搓。

胤祚礙於宜妃那突出的肚子,怕隨便亂動傷到孕婦和肚子裏的孩子,根本不敢動,只能乖乖地站在那被一頓揉。

不料,他的乖巧與配合不僅沒得到幾分憐惜,還惹來了更過分的揉搓,皇貴妃也來了。

等到後面,就連親額娘德妃都加入揉他的行列之中,還有來自兩個公主姐姐的小手。

胤祚:“……”

行吧,被揉搓總比看著她們哭成兔子眼的好。

小家夥在承乾宮裏被揉得暈乎乎,好不容易逃了出來,又被請去了慈寧宮。

太皇太後原本有許多問題要問,等看到胤祚臉上還沒擦幹凈的口紅印,就知道德妃那邊是靠不住了,很可能反過來被這小子說服。

既然德妃她們準備的問題都被解決了,她這邊沒必要再問一次。

“你一定要去?”

胤祚堅定地說:“一定要去。”

太皇太後嘆了口氣:“什麽時候出發?”

胤祚:“大概兩年後。”

太皇太後愣了一下,兩年後是六歲,總比四歲就出遠門的好。

行吧,剩余的問題交給親爹玄燁去頭疼,她不管了。

許久之後,胤祚邁著沉重的小腿回到五所,就看到張廷玉坐在吊床上,枕著胳膊舒舒服服看星星。

“廷玉哥哥,你和張英大人說了要去天津衛的事嗎?”

張廷玉:“說了,我爹同意了。”

“張英大人果然深明大義,和一般的爹不一樣!”胤祚托腮嘆氣,“他怎麽就不是我爹呢?”

剛到五所門口的康熙和太子:“……”

他們倆是得了訊,知道德妃她們五個加上兩個公主都沒成功說服胤祚,太皇太後那邊跟著投降,就想來看看這小子究竟有多麽難搞。

反正他們絕對不可能被“修好瀝青路,日後來回很快”“胤禔可以盡早出發”“胤祉將來有合適的去處”“兩年後再出發”這樣簡單的理由輕易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