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想要構建一支強大的海上軍隊,設備齊全的強大戰船是必須的,否則軍隊訓練得再強大,戰船脆弱得一戳就破,只有被人打得抱頭鼠竄的份。

可海上軍隊這事沒有上限,十幾艘戰船可以組成一支,一百多艘戰船一樣可以組成一支。

如此一來,七八年還是個短暫的預計,花費上十來年、二十來年都是有可能的。

只要康熙開了這個口,胤祚就能像只放出籠子的小鳥,感受過外面自由的空氣,心野了,翅膀硬了,就在外面自由自在地飛,再不回紫禁城。

還有一個絕好的理由:我要組建一支強大的海上軍隊呀!現在這夠強大嗎?遠遠不夠!所以我暫時不回來了,明年再說。

而後,明年復明年。

康熙稍稍一想,拳頭就硬了,想揍孩子!

大半個月沒見到面,他就要讓胤祚回皇宮一趟,再不然他自己有空的時候,還能乘著馬車去皇莊看看。

如果胤祚去了天津衛,康熙想召他回皇宮,也會因為考慮到京城和天津衛之間過於遙遠的距離,擔心胤祚小小年紀,舟車勞頓容易生病而放棄。

他自己身為皇帝,不好輕易離開京城,一個出不去,一個回不來,父子倆還怎麽見面?怎麽聯絡感情?光靠書信嗎?

想用去了天津衛,生活會很苦的理由來勸說,也是行不通的。

旁人或許會覺得錦衣玉食的皇宮好,而胤祚能在要什麽沒什麽的皇莊一呆就是這麽久,身邊沒幾個伺候的人,衣食住行都很簡單,就證明他是個能吃苦的。

康熙也不知道這小子從小在皇宮長大,頂多夢裏被那個老爺爺教導幾回,沒有過過幾天苦日子,怎麽就該死的那麽能吃苦!

想找找別的弱點吧?

這小子愛錢,賺了錢卻能分給兄弟姐妹和家人,愛吃喝玩樂享受生活,卻會把賺來的錢全部拿去建堤壩,想當個大紈絝,得知沿海百姓生活得水深火熱,就想為大清打造強大海軍。

康熙為有這樣的兒子而驕傲。

可是驕傲的同時,也會感到一陣陣的無力。

身為親爹,他應該為自己的兒子遮風擋雨,讓兒子無憂無慮地長大,現在結果卻截然相反,兒子為了讓他和他的子民能夠過點安心日子,在不停地付出和努力。

那小子也只有親人這一個弱點可以抓了。

康熙和太子思索半天,交換想法,統一戰線。

“去天津衛是絕不可能的!”

“頂多等他再長大一點,過去看幾眼。”

“長到多大?”

“起碼也得十歲,等他十歲了可以再談。”

“整整六年時間,不讓他看一眼研究所,是不是有點不太好?”

“那就讓人把研究所畫下來。”

父子倆確認此次談判絕對不能退讓的底線,迅速結成同盟。

康熙雖然暫時用強硬的辦法趕走了胤祚,但他知道胤祚不會死心,所以他們得尋找幾個強有力的外援。

第一個要找的,自然是姜還是老的辣的太皇太後。

等梁九功把在角落種蘑菇的胤祚勸離乾清宮,父子倆匆匆趕去慈寧宮,將胤祚的諸多小算盤說了出來。

至於胤祚想跟個小強盜似的,把那些海盜倭寇搶走的東西全部搶回來……為了讓胤祚在太皇太後心目中能留有一個乖巧、可愛的曾孫形象,父子倆一致選擇隱瞞下來。

太皇太後聽完後,很是感慨。

“愛新覺羅家有想出家的皇帝,也有為國為民的阿哥……”這話還說得正正經經的,很快就變成嫌棄,“怎麽盡出奇葩!”

康熙:“……”

太子:“……”

想出家的皇帝自然是順治帝福臨,也就是太皇太後的親生子。

不管是在過於寵愛董鄂氏這一點上令人詬病的“情種”,還是差點就出家當了和尚,都可以說是愛新覺羅家族史上的一大奇葩。

胤祚這樣,不愛權,不愛錢,就一門心思搞研究,為國為民的,也是一大奇葩。

還是比順治更難讓太皇太後下手的奇葩。

“上一次是我演他,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這一次再用同個招數,他不會再上當的。”太皇太後提議道,“找德妃吧。”

德妃五個月後就會生產,隔壁承乾宮有一個胤祚期盼了許久的可愛小妹妹,隔壁延禧宮還有一個可愛的弟弟小八,那麽多令人掛念的家人,總有一個能把胤祚留下來……吧?

想到後面,就連太皇太後都有些不確定。

這個辦法要真有用,胤祚也不會一去皇莊就是大半個月,都不回來多看看弟弟妹妹了。

祖孫三人暗暗嘖舌:真難對付啊!

不管怎麽樣,試還是得試一下的。

康熙派梁九功出去打聽了一下,得知胤祚在五所和八阿哥一起玩,趕緊讓太子回去看奏折,自己去了永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