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迫不及待的先來一場(第3/4頁)

我們都能看出來,他這樣不算成功不是嗎?”

……

伊瑞克回來的時候,杭峰迎了上去。即便他的身上已經裹上了厚厚的,暖呼呼的浴巾,靠近的杭峰會能夠感受到他身上傳來的寒冷。

伊瑞克更先開口說道:“水比想象的還要冷,你要做好掉進冰塊裏的準備,等待的時間非常難熬,所以再晚一點下水,這樣有助於你保持體溫。”

杭峰很驚訝,伊瑞克就這樣把經驗教授給他了?

伊瑞克看出杭峰疑惑,但沒有解釋的必要,這次換他迎向簡,對簡說:“失敗了。”

簡點頭:“上浪的位置還要靠前一點,你太靠後了。”

伊瑞克說:“我以為這個浪會是管狀波,錯誤的判斷,今天的浪很難找規律。”

“是的,我計算過,確實沒有規律可言,但有技巧,你的速度應該再快一點。”

伊瑞克蹙眉:“已經很快了。”

簡就笑了。

簡再說話的時候,目光落在了杭峰的臉上,隨後他說:“人體自然下墜的速度每秒增加9.8米/每秒,直到達到120千米/小時進入勻速狀態。你從浪峰落在浪谷時間只有6~7秒,遠遠沒達到勻速值,所以就算不算上摩擦力,也有70米/秒左右。如果算上摩擦,速度的峰值最多就60米/秒。

浪的下墜速度加上力,完全超過了120米/秒,但在它墜下之前,還有一個上升的過程,通過最簡單的時間和時速來計算,只要你的沖浪速度大於60米/秒,最好超過70米/秒,你就可以在被浪尖追上前,沖出墜浪的區域。”

伊瑞克:“……”

完全不“簡式”的講述風格,聽的伊瑞克的表情一片茫然,也不是完全聽不懂,但就是有點兒費腦子。

杭峰:“……”

杭峰的眉梢則高高揚了起來。

這明顯是“唐氏運動計算法”啊!

簡在擺弄唐雋那部照相機的時候,也不知道聽了多少,大概覺得這樣說話的自己特別聰明,所以繼續洋洋灑灑地說道:“由此來看,你的速度閾值非常常態,甚至有點偏低。如果你自己有注意,你的速度在大於60邁的時候,你會將你的傾斜角度縮小,也就是下意識地降速。

不光是你的問題,今天嘗試過“滑”這個部分的選手,角度都不太夠。這說明你們畏懼這個速度,也畏懼這個浪。

想要在墜浪前沖出區域也很簡單,要不在更靠前的出發,要不就變大角度,加快速度。

無論是管狀波還是冷水波,你首先要滑出來,才算一次挑戰成功不是嗎?”

伊瑞克雖然也是國外的“學渣”,可也只是不擅長學習而已,能夠在體育上獲得成就的人,智商也不會太低。

他能夠聽懂簡的說法,和印象裏完全不同的“簡式”教學讓伊瑞克很驚訝的,他對自己的教練說:“當了教練的簡沒想到會是這樣。我一直以為簡是一個憑借本能和直覺去挑戰的類型,沒想到這些科學的數據也是張口既來。”

杭峰嘴角一勾,看向簡,想要看看他打算怎麽回答。

然後簡就毫不客氣地說:“我確實喜歡依靠本能和直覺去挑戰,而前提是這些科學數據早已被我記在腦海裏。”

杭峰:“……”

這個大忽悠!!

在收獲了其他人尊敬的目光後,簡讓伊瑞克去換衣服,等待下一次上場,隨後與杭峰面面相覷。

最後簡在杭峰質疑的目光中說:“我可是畢業於理工學院的高材生。”

杭峰:“……嗯。”

這個話題很快被簡主動翻過去,他指點杭峰:“我讓伊瑞克靠前出發,是因為他速度的閾值低,但你不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度,從頭到尾地滑完,至少冷水波對你而言並不難。”

“如果遇見的是管狀波呢?”

“滑到半路上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浪已經蓋住了你的頭頂,甚至跑到了你的前面,可你還沒有被拍進水裏。那麽不要緊張,調整角度保持平衡,等待一次渦輪增壓似的加速吧,非常過癮!”

這才是“簡式”的教學方式,沒有復雜的數據,只有爽和不爽。

杭峰已經分不清自己更希望沖的是冷水波,還是管狀波,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享受那“渦輪增壓似的沖擊力”和“墜落”的快感!

輪到杭峰上場還需要一個來小時的時間,因為一切都很新鮮,看比賽看的樂此不疲的杭峰感覺還沒怎麽看夠,距離他上場的時間就越來越近。

失敗的選手依舊很多,甚至多到讓人覺得是不是沒有人能夠成功的時候,總會有那麽一兩個人又挑戰成功。

杭峰就是被這樣的期待感吊著,看的停不下來。

轉眼27號選手都沖完了浪,伊瑞克之後就兩名選手完成巨浪挑戰。但他們都和伊瑞克一樣,在最後下浪的時候都不夠完美,雖然順利落回谷底,但也被隨之而來的浪花拍倒在海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