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滑板速降”第一場資格賽(第4/8頁)

但護掌和護膝都檢查確認之後,杭峰的右腳踩在了滑板上,當他發現自己左邊的選手是左腳踩在滑板上後,特別地留了一下心。

出發時,要是被對方的腳絆倒,還真就得不償失。

總之,比賽一開始並不是很順暢,很多小細節都顯得特別別扭。

歸根結底還是他對這個級別的賽場很不熟悉,就像他右邊的三個人,顯然算是認識,正在交談,這讓他們顯得很放松。

終於。

裁判吹響了哨子。

這位出發點裁判是“X-games”的專業裁判,又高又壯挺著個大肚子,身上穿著舒服的棉質短袖短褲,脖子上掛著工作牌。

就算這樣,他也熱的滿頭冒汗,臉頰被熱的浮出一團紅暈,T恤的上半截都被汗水打濕成了更深的顏色。

這讓他顯得更加嚴肅,而且也很專業。

他的目光在每個人的身上移動,確認無誤後喊響了口號:“準備!”

發令槍被舉高過頭頂。

杭峰的身體在用力,力量在身體裏迅速地集聚,肌肉甚至將速降服繃出了線條。

一只腳在地上,一只腳在板上,以一種彎曲的姿勢,隨時準備用力。

調整呼吸。

目視前方。

呼——吸——

“嘟!”

裁判的發令槍像是等了一個世紀般,終於響起。

杭峰腳下猛地用力,蹬著滑板向前沖去。

他蹬板的力量很大,頻率也很快。

但其他人也一樣。

在他身邊的都是職業選手,長期在從事這個運動項目,他們的經驗比杭峰更多,賽場狀態也只會比杭峰更好。

在全國賽上能夠一出發就獲得的優勢,在這裏毫無亮點。

這些人一個比一個更明白什麽時候才是上板滑行的最佳時機。

蹬板。

蹬板。

還是蹬板!

杭峰已經用出了全部的力量,但沒有拉開與任何一個人的距離,他們五個人以一字排開的隊形,並駕齊驅的往前沖。

蹬板的距離已經超出了杭峰在上一次比賽上的最遠距離,腳落在地上簡直就是一沾就起,這個程度能夠帶來的推動力已經有限,還容易影響平衡出現失誤。

但很顯然,這才是開始。

沒有一個人上板,在這樣的競速類項目裏,哪怕0.01秒的優勢,都要拼盡全力地爭取。

好在杭峰也不是全國賽的杭峰。

在等待比賽期間門,簡對他進行過很多特訓,不僅在彎道的處理上更加靈活,對出發點上板的臨界點也有了一個非常清楚的認知。

現在,確實還沒到上板的時候。

他還可以蹬。

繼續蹬!

終於,在又一次的蹬板後,右邊3道的選手最先上板了。

當他決定上板,而其他人還在蹬的時候,差距很明顯就出現。

他瞬間門落後,杭峰四人滑到了前面,有了半個板位的差距。

但這裏也到了極限。

坡度開始增加,下滑的速度很快,已經到了不得不上板的程度。

杭峰也沒有逞強,就和其他四人一樣,又多蹬了一下後,踩在板上。

速度很快。

超過35邁。

前面不遠就是這個賽道的第一個大彎。

彎道的部分拉了安全網,還在地面擺了防撞的泡沫,用巨大的黃色網子兜在一起,擺了一排,非常的醒目。

陽光一照,簡直像是發光。

杭峰半蹲下身,手掌探出來,做好轉彎的準備。

現在的位置對他不是很有利,他被左右的選手夾在中間門,想要完成一個內側切入的轉彎根本不可能。

而且左右兩邊挨得那麽近,他只能保持一個四號道進,四號道出的過彎,才能夠保證自己不會因為影響其他人而被撞。

身體開始繃緊。

過彎是一個非常消耗體力的過程。

完全依靠人力實現轉彎的滑板,可以說在還沒有進入彎道的時候,控制他的人就要開始一點點地投入力量,控制它在哪裏傾斜,在哪裏實現大角度轉彎,以及在哪裏正回來。

看起來好像站在上面的人都靠機械輪子滑動的很輕松,但實際上在高速下想要控制滑板,身體的每個肌肉纖維都在用力。

就連蹲下的時機都有講究。

杭峰越是深入滑板速降運動,就越是感慨“沒有一個運動是簡單的”,因為一旦到達職業水準,追求的就是那微小到極致地控制,去和同樣水平的人爭奪冠軍。

但杭峰這半年的進步也是最明顯的。

從獨自摸索到有教練教導,從只是單純追求速度,到有技巧地提高速度,以及從板類精通到滑板的單獨精通。

他可以訓練的地方太多,因而提高的也是最多。

第一個大彎,很輕松就過去了。

而且一點沒有降速,反而在出彎的時候,速度達到了50邁。

這個彎他連手都沒有放在地上,完全依靠用雙腿擰動滾輪的角度,實現流暢的進出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