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滑板速降”第一場資格賽(第2/8頁)

“這樣的賽場,一點點的失誤都不可以有。”

簡很早前就把經驗傳遞給了他,答應林銳佳的學習請求,也是為了給杭峰找一個能夠和他旗鼓相當、至少在某一個時間門段能夠對他形成壓力的對手,讓他感受滑板速降高級賽場的競爭力。

可惜林銳佳不爭氣,除了一開始出發和杭峰爭了一下,後面就被甩的連影子都看不見。林銳佳的強項畢竟不是速降類的運動,他對速度的閾值是正常人的水平,一旦速度太快就會感覺到恐懼。

杭峰則是恨不得越快越好,能飛起來更好。

“打遍國內無敵手”的杭峰,換個角度來說,就是缺乏滑板速降的競爭經驗,這讓簡很擔心。

比賽正式開始,小組集合後,簡也順利脫身,並且第一時間門來到了杭峰的面前。

他說:“這只是資格賽,放松下來,就像你參加的野雪賽一樣,對手固然對你有影響,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發揮。”

杭峰點頭。

深呼吸。

他相信以自己的比賽經驗可以處理,不過是資格賽而已,他的目標可是巡回賽的冠軍,怎麽能連資格賽都進不了。

杭峰在和簡交談,沒有注意到有很多的目光落在他們的身上。

尤其是同組的選手,這些大部分來自亞洲國家的選手警惕地看著杭峰,儼然已經將他視為這個小組裏最強的那一個。

比賽就在這個時候開始了。

遍布在賽道上的攝像機,在電視屏幕上被切割成了十個鏡頭,其中最大的一個畫面來自於無人機的拍攝。

現場看比賽肯定無法做到電視機前的流暢銜接,觀眾需要自己去找到想要看見的鏡頭,也算是一種樂趣吧。

最大的主畫面正從高空俯覽,拍下從龍門出發的五名選手,激情沖刺上板的一幕。

隊形也在短短時間門就從一橫排的出發,變成了擁擠搶道。

競爭感非常明顯。

杭峰只是看這一眼,就看見了在第一個彎道前,就有兩個選手幾乎被搶道的選手別停,搶到前面的人呼嘯而下,落在後面的人只能重新整理,速度驟然慢下,落在後面。

但領先只是暫時,很快在第三個彎道,領先的選手就因為控制問題,摔倒在地,甚至橫滑出三五米,一頭撞在安全帶的防護網上。

後面的選手追了上來,從他身邊超過,他坐在地上沮喪地取下頭盔。

其中一個鏡頭固定在他的身上,但其他的選手卻出現在一個又一個的鏡頭裏,他們追逐疾馳,猶如從高山上墜落。

刹車是不存在的。

慢一點,就代表輸。

杭峰看的移不開眼睛。

他當然不是第一次看滑板速降的視頻,但這條速降道確實是他唯一滑過的熟悉的賽道,他知道哪裏很難,哪裏要小心,如今看著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選手挑戰這條速降道,代入感非常地強烈。

他甚至清楚的知道,他們是因為什麽才摔倒。

第一名選手抵達終點,直起身子揮舞手臂為自己慶祝。

在他身後是一個接一個停下的人,每一個都咬的很緊,水平差距並不大,時間門差距也就三五秒。

但這短短的幾秒鐘時間門,卻足以讓人或者更上一層,或者就此回家。

“多少時間門?”蒲老師就在杭峰身邊看了全程,繼而好奇地看了一圈,找到顯示時間門的屏幕。

很多人正在往那邊走去,也是掛在墻上的電視,但畫面小了很多,大概只有70英寸,藍色屏幕的底子,顯示出整齊的格子,有人名在格子上浮現。

“4分58秒。”蒲老師走過去,又匆匆走回來,“第一名是4分58秒,第二名也進了五分鐘,剩下的都是五分多鐘。杭峰你的最好成績是多少?4分52對嗎?”

蒲老師說完,做出放心的表情:“那沒問題了,你進決賽一點壓力都沒有。”

不過還是擔心地提醒了一句:“這比賽可和咱們國內比不一樣,你看他們一出發就搶的厲害,只要抓住機會就超你,你一定要小心,別讓人撞上了。”

杭峰點頭,聽著有點兒耳熟。

想了想才想起來,當初來參加滑板速降賽的時候,好像身邊就有很多人在提醒自己出發的時候要小心。

顯然滑板速降這項運動的競爭性真的很大。

杭峰沒能多說,廣播裏就響起了他的名字。

這是華語和英語雙語播報:“請11號選手哈利、12號選手原田丁次、13號選手杭峰……”

第一組比完,第二組已經就位,第三組就要集合,前往參加比賽。

大賽組已經足夠考慮到當地的氣候和選手的狀態,盡量讓選手臨近比賽才出門,但是當杭峰離開冷氣充足的房間門,走到戶外的時候,還是有一種熱到窒息的感覺。

不僅僅是他,幾乎所有的同組選手,表情都顯得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