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極限野雪挑戰賽(一)(第4/6頁)

只有去經歷更多,克服所有,才不會在賽場上出現失誤。

障礙的部分大概持續了三分之一的地圖,等來到遊客能夠到達的極限,也就是高山滑雪區的起點後,賽道便也和高山滑雪合並在了一起。

是熟悉的腳感,杭峰的速度很快就提了起來,按照藍旗的指示,進行各種大回轉,以及雪包、波浪段的技巧控制,一直滑到山腳。

3.1公裏的賽道,杭峰足足滑了快10分鐘。

在滑板速降運動裏,杭峰3.8公裏的速降最快時間是4分38秒,平均速度達到了90邁。這般對比下來,杭峰的均速不過50邁,那麽賽道前三分之一的部分,他的時速可能連30邁都沒有。

唐雋讓他達到60邁,才能飛躍那處樹樁。

就,呵呵。

杭峰撓頭,也不氣餒,第一次而已,他會更好的。

從山下再坐纜車上山,抵達大廳簽錄,比賽就算開始了。

野雪挑戰只有一次適應的機會。

杭峰沒有找到唐雋和鄭曄瑜的身影,他們應該是在二樓的觀眾席看比賽。

這次的比賽明顯比滑板速降要氣派,超過十架無人機在頭頂上飛來飛去,還有一些關鍵的精彩賽道也架設了攝像機。

坐在觀眾席裏,是可以通過鏡頭看見選手的表現。

希望自己試滑的表現,沒有讓他們失望。

杭峰迫切希望自己能夠再多滑幾次。

他很相信自己的運動神經,只需要最多三次,就可以掌握這條賽道。

三次的話……

也就是說,從資格賽開始,1/8、1/4賽場,他都必須在一種不熟悉賽道的情況下進行比賽,並且更進一步。

更甚至,半決賽可能也是在適應賽道的過程。

想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卻又讓人躍躍欲試,極限運動就是挑戰極限。

他一定可以做到!

所以在簽錄後,幾乎大部分選手都開始陷入比賽的焦慮,迫切的與同伴交談分神,甚至吐槽賽道的困難後,杭峰卻抱著他的雪板,在角落裏進行復盤。

在沒有辦法更多實地練習的情況下,他只能用這個辦法。

而這恰恰也是他擅長的。

喧囂的大廳與獨自坐在角落裏的身影有著鮮明的對比,動與靜之間碰撞出猶如電影版的張力,像是在無聲的描述著一種寂寞。

唐雋尋下來的時候,看見的就是這一幕。

他靜靜地看著杭峰,有種看見同類般的心疼。

杭峰是不是一直這樣一個人在比賽呢?

他的父母也很忙嗎?會錯過他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的日子。

沒有教練,沒有家長,也沒有朋友同伴,獨自身處在賽場上的杭峰是什麽感覺?會埋怨吧?還是幹脆就這樣習慣了?

“咳。”到了近前,唐雋輕咳一聲,打斷了杭峰的腦內復盤,“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嗎?拿衣服什麽的?”

杭峰的思維還停留在那條賽道上,愣愣地看了一會兒人才說:“不用,山上有人收集,會用纜車送下來。現在脫衣服又太冷了。”至於手機,早就給了唐雋,大雪山上哪裏有信號。

唐雋點頭,想了想又說:“我之前看見你滑了,看起來很不適應。”

“對啊,超級難滑的。”

唐雋張嘴,剛想說那怎麽辦,就聽杭峰說:“小事兒,滑著滑著就適應了,都是這樣,又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第一次滑。”

張開的嘴又閉上,唐雋看著杭峰眼中一如既往的自信光彩,再說不出話來。

不過他也沒走,就這麽安靜地陪在杭峰身邊,就像他一樣,靠墻坐在地上把腿盤上,看看這邊兒又看看那邊,倒也沒想象中的那麽無聊,就比如那個叫做荒冶誠的和他的師兄,就往這邊看了好幾眼。

看來早上的爭吵被記恨了呢。

過了一會兒鄭曄瑜也找了下來,抱怨了一句唐雋離開也不喊他一聲,就和他們一樣坐在了墻角。

“十點了。”鄭曄瑜說,“不是十點比賽嗎?”

“時間推後很正常。”杭峰不以為意,滑雪很看天氣,今天的天氣不是特別好,沒有風,太陽一直擋在雲的後面,視野不是很好。野雪的環境很復雜,要對參賽選手負責。

足足又等了四十分鐘,快11點的時候,天空才全面放晴,陽光灑落大地。

大廳裏的廣播用華語和外語連續播報:“請1號、2號……10號選手前往簽錄台報道,比賽即將開始。”

杭峰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號碼牌,97號。

最後一個。

臨到比賽前兩天,王會長才給他報的名,按理來說這個時間已經沒有報名資格,可誰叫這比賽是極限協會組織開設,沒比賽前塞幾個人進來都是小事。

又不是直接給他冠軍,沒人會計較的。

杭峰:“我覺得我應該下午再過來。”

唐雋:“平均選手10分鐘一場,你今天恐怕都上不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