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極限野雪挑戰賽(一)(第3/6頁)

杭峰高興得想搓手,可以參加自己最喜歡的運動訓練,還不用花錢,美!

王會長被杭峰的笑容感染,下車的時候還親熱地拍著他的肩膀:“比賽加油,注意安全。”

“嗯。”

纜車上了山,杭峰就和王會長分開了,就連唐雋和鄭曄瑜也沒在身邊,剩下他一個人獨自面對陌生的大山和陌生的比賽。

絲毫沒有畏懼的感覺。

反而有點躍躍欲試。

喜歡極限運動的人,骨子裏都有著冒險的基因,想要去經歷更多的挑戰。

這次的野雪挑戰賽,再度刺激出了杭峰對滑雪的熱愛,簡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滑上兩圈。

他們被組織著坐上被封停一段時間的小纜車。從足有400米直線距離的纜車從賽道上方駛過。可以看見被藍色旗幟標出的賽道形狀,以及賽道裏遍布的山石和樹木。

早上應該有一批人滑過這裏,對雪道進行了最後一次的安全檢測。和犁推過的賽場道路不一樣,鮮軟的雪粉被滑板滑過,會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跡。

安全員在每個障礙物前停留,將被雪遮擋的障礙物清理出來,露出嶙峋崢嶸的部分,就像巨獸張開的嘴裏露出的鋒利牙齒。

很危險,但也很刺激。

杭峰抱緊滑板,側著身子往下看,幾乎要掉下去。

他不斷將看見的東西和腦海裏的地圖重合,很幸運,幾乎沒有漏掉的部分。

繼而,他看見了那條自己應該會去挑戰的路線,從來處看向去處,再看回來,心裏卻多了幾分猶豫。

纜車一直把他們送到山頂。

那裏是一處天然的平台,正好可以裝下一個纜車站和一處遮風避雨不大的休息室。

將近一百名選手聚集在這裏,幾乎有種無處落腳的擁擠感。負責安全的裁判在通過對講機,數次和山下溝通後,終於得來了可以“試滑”的答復,於是快擠到窒息的選手大軍紛紛往下湧去。

裁判大概每隔十秒會放一個人下去,松軟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道滑痕,杭峰站在上面看著大自然的美景被破壞,一邊覺得有些遺憾,一邊又覺得人類果然是最強悍的生物,如此強悍又前仆後繼地征服著大自然。

接著,幾名外國選手像是抱團一樣,接二連三地出現在滑道上,杭峰一眼就看出了那三名邀請來的四星選手,確實很不一樣。

技巧嫻熟,身體放松,而且就像唐雋說的,在其他人都選擇繞開障礙物的時候,他們會選擇沖上雪包進行一段飛躍,盡量以直線前行。

杭峰就這樣看著,一直看到最後一個的身影都看不見,終於收回目光。

輪到他了。

“可以了。”裁判將放下的手擡起來,杭峰雙腳踩著單板,板頭往下一壓,從旗門滑了出去。

腳感相當陌生。

杭峰不是沒有滑過浮雪,但這種為了營造野雪腳感,而特意沒有處理過的雪面,確實很不一樣。

阻力很大,剛剛站上去他差點兒不會滑雪了,就連轉彎都踉蹌了一下,也不知道身後的人是個什麽表情。

好在適應起來也不算難,在滑出大概五六米遠後,杭峰找到了技巧,該用多少力,該怎麽用刃,以及回轉時候身體的姿勢。

作為一名職業,甚至水平極高的非國家隊員,他也必須具備職業選手的能力。

等滑出20來米,遠離出發點後,他就能夠很好地控制方向,繞過前方的障礙物。

同時,在處理腳下和繞開障礙的同時,他腦海裏的“地圖”也在進行更新和記憶,數據在不斷地調整又調整,有時候腦子不夠用了,就用身體去記憶。

緊接著,前方出現一處較大的雪包,可以看見有一小節崢嶸的山石裸露在外。

按理來說,這裏應該繞過去,但杭峰想到荒冶誠等人滑野雪的處理方法,牙根一咬,硬著頭皮就筆直沖了過去。

感覺太奇怪了,還有點心疼。

板底與山石摩擦,發出被剮蹭後的聲音,讓習慣了愛護裝備的杭峰而言,不亞於在自己身上刮了一道口子。

舍不得,卻必須忍受。

野雪不一樣,對雪板的磕磕碰碰更是正常,不同的運動他必須調整不同的心態。

飛躍的部分倒是很簡單,他本身就是一名技巧性的運動員,對飛躍一點都不陌生,平平穩穩地落在地上。

呃!

好像自己突然變重了,陷下去般的感覺。

雪板落在松軟的幾乎沒有被更多人接觸過的雪面上,瞬間被壓的平實,身體會有一種陌生的反彈感。

滑慣了道內雪的杭峰,這瞬間後背甚至起了一層毛毛汗。

之前還是想的太簡單了一點,野雪和道內犁過的雪差距太大了。

重新找回平衡和速度,杭峰並沒有回避自己的問題,反而迎難而上,可以飛就絕不繞,哪怕因為有點混亂導致記錯地圖,飛下去就被前面的樹木擋住,但這個過程也依舊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