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3/3頁)

他覺得自己個頭不夠高,當即站到小板凳上開始引經據典——

“你們可是要當官的人,做事要講信用!”

“子貢問孔子怎麽治理好國家,孔子說‘糧食多多的,兵馬多多的,還要讓百姓信任當政的人’,子貢問‘如果實在不得已要去掉一項,您覺得先去掉什麽’,孔子說‘先去掉兵馬多多’。”

“子貢又問‘如果實在不得已還要再去掉一項,您覺得先去掉哪個?’,孔子說‘去掉糧食多多’,因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可見講信用是很重要的!要是你們這些當官的都不講信用,明明已經說好的事總是說改就改說變就變,百姓以後就不信任朝廷啦!”

要是百姓都不信任朝廷,這個朝廷遲早要完!

毛澄等人:“…………”

瞧這小子說得,仿佛他們不收這錢還成了禍國殃民的事兒!

庶吉士們只得懷揣著拯救大明朝廷公信力的偉大決心把這筆“潤筆費”給收了。

作者有話說:

禦史:我懷疑你有高超的行賄手段和結黨手段,並且掌握了證據。嘶,讓人收了賄賂還覺得自己很高尚,恐怖如斯!

【掏出庶吉士時期的錄像還原分贓現場】

文哥兒:我不是,我沒有!!!

*

更新!今天沒得二更(開始躺平

唉,反正文崽慢慢長,我慢慢寫吧,沒得靠爆更暴富的命TvT

*

注: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出自《論語》

原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原來民無信不立不是教育百姓要講信用,而是說“百姓不信任執政者,這個國家就存在不下去了”

(文盲驚詫

按照後世的注釋就是治理國家的時候“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