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3/3頁)

連丘濬自己都是這麽嗶嗶的。

何況丘濬還特別喜歡司馬光。

這對聯簡直是殺人誅心!

這就像吧,你真心實意粉了個偶像,天天為了偶像沖鋒陷陣、辱罵對家。結果有人指著你鼻子說,喲,你和對面那位可太像了,長得像,性格也像。

這能忍嗎?這擱誰都不能忍啊,怎麽能這麽侮辱人!

丘濬臭著一張臉叫人去把對聯揭下來,在心裏琢磨了一圈這事到底是誰幹的。

這一琢磨,就發現自己杠過的人實在太多了,一時半會還真沒法把人揪出來。

真是豈有此理!

文哥兒還是從李東陽他們那兒聽說這事兒的。

就像“劉棉花”這個綽號廣為流傳一樣,這種帶著幾分戲謔的內閣大佬傳言很容易就被散布出去。

文哥兒聽完後睜圓了眼。

這背後之人真夠過分的!

罵人就罵人,怎麽還搞人身攻擊呢!

人老丘長成什麽樣,妨礙他當官做事了嗎!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怎麽可以做這麽過分的事!

還是文哥兒:彈棉花~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

*

更新!

我想明白了,我是一個沒有全勤緣分的人,咱走可持續發展路線,慢慢寫!混個溫飽!早睡早起!多看點書!好好生活!(?)

*

注:

①劉吉罵老丘:出自《治世余聞》,同時代官員陳洪謨寫的官場八卦

【瓊台丘公濬學博貌古,然心術不可知……嘗與同寅劉閣老吉不協,劉作一對書之門曰:“貌如盧杞心尤險,學比荊公性更偏。”時論頗以為然。】

-

②老丘罵老王:出自《大學衍義補》

【若宋神宗舍韓琦、富弼,聽用王安石變祖宗舊法,以馴致靖康之禍,茲其明驗歟。】

罵人者人恒罵之(幸災樂禍.jpg

楊慎、馮夢龍這些都常年辱罵老王,可見罵老王是當時的政治正確!(x

-

③劉吉致仕過程:參考明史

【帝初傾心聽信,後眷頗衰。而吉終無去志。五年,帝欲封後弟伯爵,命吉撰誥券。吉言必盡封二太後家子弟方可。帝不悅,遣中官至其家,諷令致仕,始上章引退。】

陰陽怪氣的話是我瞎編的,【諷令致仕】應該大概是這個意思(?)

-

④老丘關於圖書的提議:參考《明孝宗實錄》

發生於弘治五年五月(文裏現在是四月多)。

奏折太長就不放了(b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