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3頁)

文哥兒心裏壓根沒有哪些書女孩兒不能讀的概念,三言兩語給昔娘解釋了一下那是什麽書,還對昔娘說道:“等你把字認全了,你哥哥再教你讀。”

謝豆是個好哥哥,聞言拍著小胸脯打包票說交給他沒問題。

三個小孩湊一起讀了會書,又搬出新到手的積木玩了起來。

謝豆一邊玩還一邊央著文哥兒給他講《三國演義》裏的那段赤壁之戰。

文哥兒壓根記不得原文,更沒買到時下流行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抄本,每次講都是照著模糊的記憶一頓瞎編,把幾個精彩節點講完就完事。

就這樣,謝豆還屢聽不厭。

可文哥兒卻是已經講膩了,決定哄謝豆自己講:“你都聽那麽多遍了,不如你來講給你妹妹聽聽,等你忘詞了我再給你補充。”

謝豆接到這麽重要的任務,高興得不得了,開始手舞足蹈地給妹妹講那什麽草船借箭、鐵索連船、周瑜打黃蓋、借東風等等經典橋段。

謝豆東一搭西一搭地認真講著,他妹睜著烏溜溜的眼睛認真聽著,瞧著竟是出奇地和諧。

文哥兒好幾次想出言糾正謝豆講錯的地方,可瞧見他們兄妹倆都樂在其中,他也就沒再插話。

趁著謝豆在講故事,他先把大船搭起來!

文哥兒一如既往地玩了個盡興才回家,不管走在路上還是回到家裏都不帶半點心虛的,仿佛目前正在京師悄然流行開的《彈棉花》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

《彈棉花》這首洗腦歌兒果然流傳得很快。

雖然已經沒有人發錢了,它的傳播速度依然沒慢下來,不少好事小孩自發地口口相傳在街頭巷尾唱了起來。

不出三日,連長安街都有小孩學會了這首歌。

既然小孩們聽說了,他們家裏也陸續知曉了這歌兒的存在。

有些聽說過“劉棉花”這綽號的人,聽了這歌兒以後內心十分微妙。

他們讓小孩兒不許亂唱。

小孩子哪裏懂那麽多,當面說好好好,背地裏覺得好奇怪啊,多好學的歌兒啊,為什麽不許唱?就唱,就唱!

王華這時候才從謝遷那兒得知文哥兒幹的好事。

這會兒京師只要有耳朵的人,都已經被《彈棉花》洗腦過了。

聽說劉吉也聽了這首歌兒,還是他孫子蹦蹦跳跳地唱著這首嶄新的童謠回家,正好被劉吉聽個正著。

誰都不會傻到在劉吉孫子面前提那個綽號,是以他孫子壓根不知道《彈棉花》說的就是他祖父,見著他祖父還興高采烈地沖上去,從頭給他祖父唱了一遍這首京師最火童謠!

當時劉吉臉就黑了,當場給他孫子來個家法伺候,還把他那混賬孫子禁足一個月,不許他再出去瞎鬧。

不得不說,文哥兒這仇報得還挺精準的!

王·一切結束才知道事情始末·華:“………………”

他的感覺果然沒出錯,他兒子真是一個比一個能鬧騰。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那小辣雞還直接唱了嗎?

文哥兒:意外之喜.jpg

*

更新!今天!又早又粗長!

*

注:

①以直報怨:出自《論語·憲問篇》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武德充沛孔聖人!

②《彈棉花》:出自抗日老電影《巧奔妙逃》的插曲,真的很洗腦,一遍就會(bushi

全歌歌詞:

彈棉花啊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