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3頁)

文哥兒最近讀了不少史書,得知隋唐時期科舉設有“明算科”,精通算術的人也可以通過科舉出仕。他好奇地問:“沒有《算經》嗎?”

掌櫃的更覺納罕。他捋著胡子說道:“這東西可不好買,我有一好友之子酷愛此道,費心搜集了許多年,也不過得了《算經》之五六,其余的已是找不著了。”

傳統的《算經》一般有十本,到宋元時期失傳了一兩本,又增補了一兩本,來來去去依然是《算經十書》,只是民間實在不好找。

他那好友也是經商的,兒子想要什麽基本都能滿足,連這麽費心去找都找不著,想隨隨便便在書鋪裏買到著實是癡心妄想。

文哥兒本也沒想非要買古代數學書,這會兒聽人說有個喜歡數學的家夥,頓時興致勃勃地追問起來:“你那好友之子叫什麽名字?多大了?家住哪兒?”

掌櫃能在這寸土寸金的地界賣書,背後自然有些門路,平日裏遇見的人也不少。他看謝遷與楊廷和皆相貌不凡,文哥兒這麽小一娃娃又這般靈慧可愛,便將自己好友的情況和盤托出。

原來他那好友姓王,乃是晉商。晉商多學儒,兒女也都是知書的,他好友家那位世侄名叫王文素,從小聰敏多思、博覽群書,近幾年更是對算學癡迷不已,整日廢寢忘食地鉆研。

商人嘛,學點算學好處不少,他家裏也很支持。

文哥兒對這位喜歡數學這種“偏門學問”的年輕人很感興趣,仰起頭眼巴巴地看著掌櫃:“您能幫我給他傳信嗎?我想認識他!”

掌櫃的沒想到文哥兒會這麽說。他訝道:“可以是可以,不過你會寫字了嗎?”

文哥兒連連搖頭,接著又指指金生:“金生會!我說,金生寫!”

掌櫃的覺得這小子不一般,點頭笑著應了下來:“左右我們都是要書信往來的,你要是當真想寫信給他,到時候讓人把信送來給我就好。”

文哥兒高興了,挑了套《農桑輯要》準備買回家看看。

他也不清楚這本農書裏頭寫的是什麽內容,翻了幾頁看起來應該是古代種田技術。古代可是農業社會,學點農業基礎知識不是什麽壞事。

買它!

謝豆一直插不進嘴,直至文哥兒挑好書他才跟著要拿一樣的。

文哥兒拉住他說悄悄話:“你挑不一樣的,我們換著看!”

謝豆聽到換書看,也來了興致。只是他有點苦惱,不知道該選什麽書才好。

謝豆轉頭望著文哥兒,想文哥兒給他點意見。

文哥兒說道:“要自己挑的才有意思!”

他要的是小夥伴,可不是他說什麽就是什麽的應聲蟲,所以他還是經常鼓勵謝豆獨立思考的。

謝豆覺得文哥兒說得很對,開始悉心挑選起來,最後挑了本插圖挺多的《營造法式》。

教人怎麽造房子的。

謝遷跟楊廷和都沒攔著他們選書,不過謝遷在付賬時把兩個小孩的書錢一並付了,說是回頭再跟王華要去。

謝遷會不會要文哥兒不知道,反正他的私房錢幸免於難!

文哥兒不想回頭再跑一趟,於是又向掌櫃的借了紙筆,通過口述讓金生幫忙寫出一封交友信來。

偶爾遇到金生不會寫的字,他還用手沾了茶在桌上給他提醒。

為表誠意,文哥兒甚至讓金生往信裏抄了道數學題,表示別看他年紀小,他們可是有共同話題的!

數學,我們友誼的橋梁!

最後文哥兒還把自己的家門給報上了,免得對方沒法給他回信。

寫信的整個過程都是他自己在搗鼓,兩個同行的大人根本沒開過口。

掌櫃在旁看得嘖嘖稱奇,接過信後打包票說一定讓人捎過去。

文哥兒美滋滋地抱著新買的《農桑輯要》回家去了。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國子監飯不好吃

文哥兒:我不去了!

*

更新!今天雖然更得晚,但是粗長!

*

注:

①國子監學規和朱元璋殺學生:參考論文《明代國子監研究》《明代官學學規研究》

②九層粿:參考普遍做法,明朝有沒有我也不曉得。我感覺我小時候吃過,一層一層剝起來真的好玩(bushi

③明朝出版業:參考論文《明代通俗文學刊刻流轉研究》《《三國演義》在明清時期的傳播與影響研究》《我國明朝的圖書出版管理研究》《明代宦官刻書研究》等等(不記得主要參考哪篇了

④王文素:《算學寶鑒》作者,熱愛數學的晉商,如果不是真愛,估計寫不了五十萬字的數學書……可惜寫完四百年無人問津,到近代才發現手抄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