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5頁)

“但臣女不知前情,不知後路,輾轉難眠,想請長公主賜教。另,若是長公主有什麽需要臣女去做的,必然萬死不辭。”

康定長公主就拋了個橘子給盛長翼,而後對著折夕嵐道:“這事情麽,倒是用不上你了。你往後還要在京都走動,插手太多不好。像昨日這種程度正好,再多的,便不要再做了。”

她笑眯眯道:“昨日讓你出頭,一是由你來開頭,陛下不會有疑心。二是,長翼求我,讓你親自跟秦家對上一對。”

折夕嵐詫異,看向正在剝橘子的盛長翼,“這般啊——”

長公主點頭,回憶道:“你父親的運道極為不好,當年也是倒黴極了,這才撞到了先帝面前,得罪了陛下和秦家。”

她把當年的事情簡單的說了說,道:“若是秦家心胸寬廣些,便是當時震怒,遷怒,往後也能想明白,這並不是你父親的錯,也就不會糾纏不放。”

“但秦家不是,秦家一直打壓你阿爹。”

折夕嵐皺起了眉頭。

長公主一邊說,她一邊想,而後問:“如此打壓,讓我想不通。若是恨毒了我阿爹,便直接殺了他就好,左右雲州之地,天天都在丟人命,殺個人是最好做的事情,他們為什麽不這麽做?”

長公主便道:“你很聰慧,想到了這件事情的根本。”

她道:“我實話跟你說,這十幾年來,秦家當官的人極多,十年前最為鼎盛時,朝堂上站的人,有一半都跟他家有牽扯。秦中的兒子代接父親之位,最開始是恨你父親,但是後面要忙的事情多如毛,便也沒管他了。”

“秦家之人站朝堂的忙碌京都,地方官□□一方,你父親一個七品小官,誰會一直記得去提醒雲州知府要對你家下死手呢?”

折夕嵐低頭聽著,手攥緊一團,然後擡頭問道:“是秦饋嗎?”

她記得之前聽人說過,秦饋並不插手朝堂之事,做的是秦家商路上的活。

十五年前,雲州府州借著阿爹跟秦家搭上線之後,秦家便將生意做到了雲州。

她斟酌道:“所以,其實秦家其他人都已經記不得臣女阿爹了,但是秦饋記得。”

長公主點頭,露出厭惡的神色,“彼時先帝去世,陛下登基,你父親和我兄雲王一同去往雲州,路上雖然有同行之情,但你父親得罪了雲王,雲王又自身難保,便沒有插手此事。”

“你父親,並不是一個懂得官場的人,他自知得罪了秦家,但也不去鉆營,不曾求救於雲王府或者其他人。許是在他看來,貶官便貶官,能做實事就好。那幾年,他即便被打壓,卻算得上自得其樂,矜矜業業為民,並不多言。”

“為官一事上,他確實挑不出錯處。”

“只是,他是雲州府州跟秦饋維持感情的橋梁,府州就不會給他升官。當年,秦饋還總要在信裏問一問,折松年如何了。”

折夕嵐還是不懂,再次問:“事情過去那麽久,既然秦饋恨我爹,為什麽不直接殺了他呢?我爹常年在外,想讓他死很容易。”

長公主定定看她,“你以為,他有多恨?”

折夕嵐皺眉:“……他不是時常在信裏要問一問阿爹好不好麽。”

長公主就笑了,“傻姑娘,這裏面的道道,可不是如此簡單的。”

“秦中和秦饋是一對堂兄弟,但是比親兄弟還親。秦中死後,秦家其他人掌管大局,秦饋專門負責生意場上的事情。”

“他最初是為了秦中對你爹嚴防死打,但也不敢太過分,畢竟,你阿爹再怎麽說,也是士林中人,是先帝欽點的探花,若是直接死去,不僅會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在陛下那邊,也不好交代。”

“陛下只是貶你阿爹的官,可沒有要殺你爹。陛下這個人,講究的是仁慈。所以最初你阿爹能夠活下來,也是因為陛下說的是貶官,而不是殺人。”

長公主說完並沒有繼續說,而是等著折夕嵐自己想。

折夕嵐此時確實想通了整個事情。

她道:“臣女明白了。我阿爹在先帝面前說了一句話,便讓秦中被殺。秦家人恨我爹,卻也要問一問陛下該怎麽處置。我爹當年是先帝欽點的狀元,陛下當時貶官,已經是對先帝的不敬,所以,貶官之後,我阿爹就不能死,必須活著,否則人人都會說,陛下和秦家不敬重先帝。”

“因為這個,我阿爹才能保得一條命。後來,也沒人把他放在心上,陛下和秦家其他人都忘卻他了,但是秦饋卻一直耿耿於懷,除了他跟秦中的兄弟情義之外,恐怕還是想要借我阿爹來跟其他的人維系感情。”

一個只能在商場上面操弄的人,一個在陛下鏟除秦家人的時候仍然選擇留住他來表示自己仁慈的人,站在整個秦家面前,算不得什麽,又或者,秦家其他當官的人,並不把他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