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4頁)

他委實是個好官。

但好官的“好”字,只對百姓是好。因性子不懂變通,他這些年得罪了不少上官,因對外施舍,家裏越來越窮,算得上家徒四壁。

六年前,雲州天旱,她爹沒日沒夜的賑災,也是這般三月不曾歸家。姐姐得了急病,送去醫館的時候沒有銀子,碰巧又遇上她爹得罪過的上官兒子逼著醫官不準給她家賒賬,就那麽一會功夫,姐姐就沒了。

她娘受不了這份磨難,沒多久也去了。

她爹就生了她和姐姐兩個女兒。本是一家四口,去了兩個,剩下的一個經常不著家,只請了熟悉的徐婆婆來照顧她,家裏冷冷清清。

後來經常幫著她家做事的鄰居一家得瘟疫死了,留下一個三歲的小兒,她爹又把鄰家小兒抱了回來當兒子養。

折夕嵐這兩三年一直帶著弟弟住在雲州城郊的小莊子裏,吃得少,用得少,用錢更少。

折松年一月五兩七錢俸祿,借出去二兩,還剩下三兩七錢,這能讓她和弟弟用上很長一段時間。

三兩七錢銀子全部被折松年放在了折夕嵐的手裏。她沒有問他怎麽不給自己留點,都給了她,他自己吃什麽等話,而是收了銀子,只問:“我如何去京都?”

折松年連忙道:“陛下今年臘月大壽,雲王家的世子爺要進京給陛下獻壽禮敬孝,你便跟著一起去。”

折夕嵐點頭。她爹是雲王的人,雲王世子她是認識的。有熟人帶著,又是皇親國戚,想來一路上不會有事。

她又問:“什麽時候走?”

折松年心虛低頭:“大概七日後。”

他囁喏解釋:“是走得比較急,但跟著雲王世子走,一路上沒有危險,我就安心些。其他一應事物,我已經跟雲王爺說好了,你只跟著去就好。”

想了想又忐忑問,“七日後是從雲州城出發,你這幾日,便帶著你弟弟回雲州城裏住?”

折夕嵐就點頭:“好。那我現在回去,還得收拾東西。”

折松年眼巴巴的看了她一眼,本想再叮囑些什麽,卻見她神情鎮定,即使突然聽了這麽個消息,但不驚不慌,在接受之後立刻有了萬事皆能應變的模樣,根本不需人去叮囑,便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麽,就這麽一遲疑,她已經走了。

他就繼續眼巴巴看著,也不敢喊她停下,只等她背著弓箭的身影出門,拐彎,沒了蹤影,這才怔怔的長長嘆氣一聲。

……

折夕嵐冒著風沙又回了城郊的莊子裏。從雲州城裏到城郊,不過一個時辰的路程,但她全身都積了泥沙,一進門,徐婆婆就叫喊起來:“快換件衣裳——怎麽又穿那件破衣裳!”

折夕嵐:“今日風沙大,臟了也不可惜。”

她家弟弟折伯蒼咚咚咚跑過來,手裏還拿著鍋勺,歡喜的問:“阿姐,你給我買糖人了麽?”

折夕嵐放下牛角弓,把糖人給他,“吃吧。”

折伯蒼高興得蹦跶了一下。他今年六歲了,卻依舊很喜歡吃糖。只不過糖人貴,兩三月能吃一回便足夠讓他歡喜的。

折夕嵐散了頭發,將頭垂下,雙手在頭發上拍,泥沙慢慢的掉下來。

她一邊拍泥沙一邊道:“你跟徐婆婆說,讓她替我們去收拾東西,咱們要去京都了。”

京都!

折伯蒼驚訝,“為什麽?”

折夕嵐也覺得突然,但是於她而言,接受去京都這個事情之後,便覺得去京都算不得一件壞事。許許多多原因,讓她並不喜歡這個土生土長的雲州城,能離開這裏挺好的。

她大概把阿爹要升官的事情說了一遍,最後安慰他,“京都有很多糖人吃。”

折伯蒼有些慌張,他走得最遠的地方就是雲州城。京都啊,只有在書裏才寫過。

好遠的。

他緊握著糖人,緊緊挨著阿姐,“那我們去了,以後就不回來了嗎?”

折夕嵐拍頭發的手頓了頓,然後搖頭,“不知道啊,將來的事情誰知道呢。”

“但肯定要回來一次的,要是能活得比現在好,就回來給阿娘阿姐還有你爹娘遷墳。”

她笑起來,“你別怕,有阿姐在呢。”

折伯蒼還是惶恐,倒是徐婆婆聽說這件事情之後感慨連連。

一會說她和折伯蒼運道好,能去京都享福,那可是遍地黃金,喝的水都是天上玉帝老爺喝剩下的,實在是有福氣。一會又哭,好歹朝夕相處這麽多年,委實舍不得。但她在雲州有家,也不能跟著去。

最後去收拾箱籠,一樣一樣給他們歸攏物件。

“都要去京都了,鍋碗瓢盆肯定有,這些就不收拾了,留給你爹吧。”

“書倒是多,我收在這兩個箱子裏,重得很,擡的時候要小心。”

折夕嵐哎了一聲,自己去屋子裏間疊衣裳。若是去京都,打補丁的便不能要了,這些年表姨母送來了不少的好布料,有些拿去賣了補貼家用,有些還留著,正好可以做幾件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