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第3/4頁)

她本人對熱武器可謂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這些年外面搗鼓出來的一點成果可以說全靠砸錢,然舒窈可是實打實從前只有紙面上的接觸,真正上手不過數月,就能真搗鼓出點成果來,絕對算得上是天賦流了。

不過再想想,若是沒有這種天賦,這一局,舒窈又如何能殺出來呢?

比起落寞退場,還是這樣春風得意的舒窈更令她心中歡悅。

看著眼角眉梢都帶著喜意,神采飛揚地站在那裏的舒窈,敏若笑著對康熙道:“舒窈這一份壽禮送得可真是稀奇呢。”

康熙笑得嘴都合不攏了,此刻哪還有什麽女子應為女子不應為的講究?

能做出成果就是硬道理!

從與英吉利發生炮火沖突開始,近年大清海域常有外國“海盜船”試探犯邊,他們來一條船,法喀兜一條船,船上的貨物配給火器自然都便宜了自家。

發生明火沖突的那部分他都沒敢和敏若說,但敏若也隱隱能從別處窺查出一二,並為之心驚。

而康熙這個收到的匯報最全面、最細致的人,了解得自然比敏若更深。

同時,因為外國的火器也在不斷精進,他對大清的火器制造就更為上心,甚至遠比三藩時上心。

因為打三藩時他至少知道或者能估算出他們的底氣是什麽、底牌是多少,然而現在面對的卻有可能是未知的敵人。

他周全秘密地安排法喀主持刺探情報,一面將國內的火器研發改進抓得更緊。

但有些事情,真不是他使勁就能成的。

這些年戴梓等人倒也有些研究成果,但成果並不喜人——分明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認真辦差,但做出來的成果就是比不上早年。

康熙加大招攬人才的力度,但在火器方面研究精神或者有天賦的人才可遇而不可求——總結下來就是:沒啥結果。

數次大手筆截胡,攪和了康熙還沒開始的好事的敏若對此持沉默態度。

我不說話,誰知道是我幹的?

敏若非常光棍地啜了口酒水,那邊康熙已朗笑著起身走過去親自試火銃。

太後到底上了年紀,見康熙擺弄那東西,心裏有些不安,便命太子:“你快去瞧瞧。”

太子起身應是,太後又盯著那邊看了半晌,看康熙與舒窈、火器制造坊的匠人不斷交談,想了想,用蒙語問敏若道:“那是個極了不得的東西 ?”

“如今還不算了不得,但若能繼續改進下去,就十分了不得了。”敏若笑著答道。

太後對這些不太清楚,只依稀聽出舒窈是做了件了不得的大事,臉上也透出幾分喜意來,喜氣洋洋地對敏若道:“這幾個孩子都是好的。”

敏若輕笑著點頭。

太子妃側頭望著舒窈意氣風發、半點不端莊嫻雅的模樣,少頃,秀眉微蹙。

改進發明一出,雖然舒窈將大部分的功勞都推在工坊一眾人身上,聲稱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忙碌絕對改進不出速發連發火銃,但康熙顯然不想在意這些。

在考校舒窈一些關於火器的知識,又讓舒窈簡單介紹了連發火銃的原理,確定舒窈是有真材實料的,看舒窈的眼光就大不一樣了。

他賞賜了火器工坊的眾人,卻將對舒窈的封賞壓下未談,而是賜給了舒窈能夠隨時進出宮的腰牌,並允她隨時往各火器工坊行走。

敏若心裏清楚,康熙是在觀望。

如果舒窈能夠打出更緊要、更能夠打動康熙的東西,康熙會一腳踹開大清的先河,將舒窈安排入火器工坊,又或者單獨組建一個工坊,讓舒窈成為領頭人。

對帝王來說,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禮法規矩,只有永恒重要的利益。

舒窈這裏幾個月宮裏宮外行走,給自己打了不少雞血,據敏若所知,她這幾個月來腦子裏惦記著的就不只是速發連珠火銃一事。

所以這一局,要穩了。

事如所料,只隔兩個月,舒窈立刻便又拿出了更高精度的連發火銃,並且委婉地向康熙表示她想去看看火炮。

試射了三只火銃,確定火銃的性能水平十分穩定,康熙看舒窈的目光無比的慈愛。他難得地伸手拍了拍舒窈的肩,道:“去,盡管去吧!回頭朕叫人給你一塊腰牌,再與你手令,各火器工坊和京畿大營都隨你出入。”

火器工坊好說,本來也容易去的地方,但允許出入京畿大營,裏面的說頭就大了。

等閑無事,舒窈自然無需出入京畿大營,需要進入京畿大營的無非是兩件事,一是審閱京營所配火器;二是在京營調組人員試射火器。

這兩點都不是普通無名位的公主能做的。

康熙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在絕對的利益之前,他選擇成為面對世俗禮法的揮刀者。

康熙望著舒窈,朗笑道:“我大清公主,愛新覺羅氏女子,就應如此不凡!爾既享天下人奉養,也應為天下人謀福祉行事,豈可只注內宅中一家一姓之事?此後汝當以汝姊為榜樣,行不凡事造福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