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夏宣戰,諸國施壓,顧錦年入世,盤山復蘇(第6/7頁)

這番言論,幾乎是霸道至極,擺明了就是要支持寧王。

仙門與佛門]則是冠冕堂皇的言語了。

「仙門不染紅塵之事,但大世之下,應當順從天意,建德帝星依在,可立新帝,再者建德皇帝與寧王也入同盟會,當為一體,望大夏王朝,能順從天意而行。」

這是仙門的態度,其實就是太玄仙宗的態度,其他幾個仙門沒有說什麽,太玄仙宗說什麽,他們也就跟著。

佛門最為冠冕堂皇。

以不想天地再發生戰亂,徒增殺孽為由,要求大夏王朝主動放下仇恨。

諸多勢力的針對。

沒有影響大夏王朝征戰的意思,各大軍營開始動員,一艘艘龍舟啟動,正在趕往江中郡一帶。

眼看這些言論沒用,各大王朝也就徹底說出自己心裏話了。

要求大夏王朝不要一意孤行,給予警告。

但這樣的警告之後,大夏王朝已經完成部署,明顯就是不搭理。

而後,匈奴國第一個站出來,給予聲援寧王,並且又加派三十萬大軍,進入西北二境,直接擺明要跟大夏打了。

扶羅王朝則運輸大量裝備進入西北二境,也公開表示全力支持寧王,只求和平。

大金王朝則送去源源不斷的糧草,同時要求大夏王朝立刻退兵,否則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或會考慮派兵增援。

可以說,恐怖的壓力席卷而來,大夏百姓一開始是支持戰爭,可沒想到的是,匈奴國,扶羅王朝,大金王朝居然紛紛支持寧王。

在此之前,百姓們認為,只是處理一場內亂。

可現在看起來,就不是內亂這麽簡單了,而是要跟整個東荒所有王朝對抗。

百姓固然自信,可也沒有自信到這個程度啊。

而壓力最大的還是朝堂。

文武百官其實之前預料到是這個結果,但或多或少還是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認為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會蜷縮在背後指揮。

援助寧王和匈奴國開戰,卻沒想到他們這麽狠。

一時之間,大夏王朝是的確騎虎難下。

畢竟一但宣戰,就不能回頭,而若是開戰的話,同時對抗三大國,還有寧王與祁林王,這的確壓力很大。

哪怕是鎮國公也不敢保證能贏。

至於動用六境或者七境就更別想了,自己有的東西,人家也有。

壓抑。

憋屈。

充斥在整個大夏王朝之中。

不得不說,隨著匈奴國他們的旨意傳達過來,大夏王朝的確沒有進一步作戰計劃了。

局勢很微妙,誰也不知道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麽事情。

而與此同時。

太廟內。

顧錦年滿臉振奮。

這三個月來,他再度蛻變自身聖人之道,徹底穩固聖人境界。

不止如此,他將孔聖給予的聖王印記徹底明悟,武道也因此暴漲一個大境界。

加上之前氣運金龍的加成之下。

如今顧錦年儒道七境,武道六境,仙道六境,佛法六境。

聖人,武皇,洞虛,羅漢。

一七三六。

而腦海當中,登天梯上,金色的小人,也已經站立起來,隨後要踏上第二階。

顧錦年知曉這是什麽意思。

第七境抵達第八境,還有九個台階,只要登完這九個台階,就一步登天,魚躍龍門,獲天命加成。

眼下的自己,穩固聖人境界,算是第一步跨出,配合武道加持,即將踏上第二步。

而且,眾生樹在體內生根發芽,樹枝化作筋脈,血液每一次經過心臟,都蘊含無窮生機。

這三個月的時間,不僅僅是聖道收獲良多,體魄也得到蛻變,武道,仙道,佛法畢然得到莫大好處。

比在外面拼死拼活要強大數倍。

同時,顧錦年還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體質,眾生樹在不斷淬煉自己的體質,一切法都被眾生樹吸收著。

似乎在蘊養著什麽。

「武道,仙道,佛法,若都能踏入第七境,便可蛻變出不朽的體質吧。」

顧錦年有一點明悟,他感覺得到,若是等自己武道,仙道,佛法都能踏入第七境,眾生樹將會爆發,洗刷自身體魄,蛻變出不朽的體質。

但具體是什麽體質,這一點顧錦年還真不知道。

此時此刻。

小世界內,顧錦年的寶體生輝,毛孔釋放出霞光,亦有雷鳴作響,舉手擡足之間,都很恐怖。

對於其他武者來說,抵達第六境就是第六境,可對於顧錦年來說,他抵達第六境,直接踏入巔峰,擁有媲美七境的戰力。

所以,這一刻的顧錦年,遠比三個月前的他,要強大數倍。

他沒有浪費時間。

反而修行速度比別人更快。

而今,顧錦年完成了潛悟,接下來一段時間,他不需要再來悟道,也不需要錘煉,因為根基已經夯實到可怕,甚至可以理解為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