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國公催婚,三急三緩,寧王出面,議和已定(第7/7頁)

哈律木出聲,鐵礦山不要,但五萬萬兩白銀必須得拿回來。

此言一出。

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的使臣,皆然皺眉。

可兩人你看了一眼我,我看了你一眼你。

最終半刻鐘後,紛紛點頭。

“五萬萬兩白銀可以。”

“就這樣定了。”

“李相,楊大人,你們覺得如何?”

陳松點了點頭,直接答應了下來,同時將目光看向李善與楊開。

“如若只是這個要求,大夏可以答應。”

“楊大人,你覺得如何?”

李善不假思索,直接答應下來了。

因為這個條件,的確比預想好太多了。

邊境十二城歸還,大夏國運增強。

不需要補償任何銀兩出去,相當於白白拿回十二城,還有僧人過來超度亡魂,大夏王朝也能獲得國運。

怎麽看大夏王朝都沒虧,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此事。”

“老夫覺得可行。”

“但,畢竟涉及到議和結果,老夫還是要去問問陛下。”

楊開其實也很同意這個觀點,但這事還是要問問永盛大帝,當然問不問皇帝不是主要的。

而是顧錦年沒有在現場。

必須要由顧錦年做決定。

然而,楊開此言一出,扶羅王朝使臣之聲不由響起了。

“扶羅與大金王朝,為何調和戰爭,幾乎是付出極大的代價。”

“卻沒想到,大夏王朝還是不給面子。”

“楊大人,銀子不要你們出,礦山也不需要你們給,大夏龍炮也不需要拿出來了,現在只需要修改個史書,這也不行?”

“修改史書,也是為了促進兩國之間的友好,並非有其他圖謀。”

“難不成這史書修改,能損失大夏王朝的國運?”

扶羅使臣有些沒好氣。

的確,他說的沒錯,修改史書不是一件大事,也不是一件小事,可如果修改一下史書,便可以收復邊境十二城,這的確是一件喜事。

聽到這話,楊開不由立刻出聲。

“老夫並非是此意。”

“只是覺得有必要與陛下匯報一二。”

楊開出聲道。

“算了。”

“此事本相做主。”

“議和條件可以答應。”

但下一刻,李善開口,他不啰嗦,直接答應這個議和條件。

這議和條件對大夏來說,一定是一件好事。

“好。”

“那就按照這個走。”

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的使臣瞬間露出喜色。

不過就在此時,哈律木繼續開口。

“還有一個條件。”

“加設防線。”

“既十二城歸還,十二城外,要加設一道防線,否則的話,匈奴國將人人自危。”

哈律木出聲,這是他額外加的條件。

“若在大夏管控範圍內,這個條件可以答應。”

不等楊開出聲,李善直接答應下來了。

加設防線,也說的過去。

前提是要在大夏王朝的監督下。

“可以。”

哈律木點了點頭,答應下來了。

如此,眾人幾乎不給楊開任何一點說話的機會。

直接起草一份議和契文。

李善很直接,要代替大夏王朝簽下這份議和契文。

“李相,此事必須要稟報陛下,不可就此簽下啊。”

楊開出聲,他極力勸阻著李善。

雖然他覺得條件很不錯,可他還是覺得有些不妥,需要問問陛下。

“此事由本相承擔。”

“如若現在不簽,待事態惡化,對大夏來說並非是一件好事。”

“楊大人,你就真想看到大夏宣戰嗎?”

李善望著楊開,聲音平靜,但目光卻淩厲無比。

一時之間,楊開沉默。

而最終,在李善的操作之下。

議和契文。

也簽訂完畢。

一時之間,整個府城內瞬間熱鬧起來。

如此。

轉眼之間。

到了翌日。

西北邊境。

古城當中,軍營紮堆,這是邊境古城,名為潼關城,專門給將士居住的地方。

而此時。

百裏外。

一支長長的隊伍,朝著潼關城駛去。

這是顧錦年的隊伍。

可就在此時,一道人影快速朝著隊伍疾馳而去。

待人影出現在隊伍面前時。

雄厚的聲音,立刻響起。

“世子殿下。”

“奉楊大人之令,前來通知殿下。”

“李相爺已經與三大王朝簽署議和契文。”

“還請世子殿下速速前往邊境古城。”

聲音響起。

玉輦當中。

顧錦年微微皺眉,而顧老爺子卻不由露出一抹冷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