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國公催婚,三急三緩,寧王出面,議和已定(第5/7頁)

“再擬一封信,向陛下求情,法外開恩,賜冷心無罪。”

“速去。”

寧王開口,下達兩個命令。

說完此話,寧王也不啰嗦,騎著戰馬就打算離開,而且只帶數百精銳。

他是寧王。

西境的掌權人,如若不是邊境開戰,這西境所有人都要看他臉色行事。

他無懼鎮國公。

寧王二字。

代表著一切。

不過就在他要出發之前,不由頓了頓道。

“將此事告知冷秋,速去通知。”

寧王開口,說完這話便直接離開了。

後者立刻牢牢記住,只不過有些將士不由產生好奇,把這件事告訴冷秋世子做什麽?

他還有什麽辦法?

按照冷秋世子的脾氣,只怕會把事情鬧得更大。

但畢竟是王爺的意思,他們也沒什麽好說的。

此時,已到酉時。

十二城內。

一處府衙當中。

數千精銳將這裏嚴格包圍,府衙內是三大王朝的禮部尚書,外加上匈奴國的禮部尚書。

可以說,這是四國的禮部外交大臣,全部到齊了。

如果發生任何一點意外,就要引發三朝大戰。

這一點都不開玩笑。

禮部,是王朝的外交部門,在王朝之間的交流過程中,禮部的安全至關重要,無論發生任何原因,如果禮部官員死了,不管是那個王朝的。

那麽都要視為宣戰之意。

除非能調查出具體的死亡原因。

而府衙內。

各國使臣也在激烈口舌交鋒,一個比一個犀利。

“八萬萬兩白銀,你不給。”

“百座鐵礦,你也不給。”

“大夏龍炮還不給。”

“也只是答應修改史書記錄,這就想讓我們匈奴國歸還十二城,爾等大夏是不是太過於癡心妄想了?”

匈奴國的禮部尚書開口,他有些憤怒,對於大夏宰相李善所說的條件,充滿著抗拒。

聽到這話,李善淡淡的喝了口茶,望著匈奴國禮部尚書緩緩出聲。

“匈奴國被削三次國運。”

“大夏王朝士氣如虹。”

“此消彼長之下,爾等匈奴,有什麽資格與大夏談條件?”

“而且,這不是歸還,對我大夏來說,只是拿回屬於我們大夏的東西罷了。”

“如若爾等不願答應,那我大夏則用另一種方式拿回來。”

“但到了那個時候,發生任何損失,都由貴國承擔。”

李善語氣平靜,可平靜的背後,卻又彰顯大國氣派。

他很強硬。

在這次談判上,李善從頭到尾都表現得特別強硬,任憑對方說破了嘴皮子,他都不答應給予銀兩補償,還有礦山等等。

唯一願意答應的要求,就是修改史書。

除此之外,任何實質性的回報,都不答應。

“既然大夏王朝是這個態度,那我等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待在這裏了。”

匈奴國禮部尚書嘆了口氣,他沒有之前那般的激烈,已經不想與大夏王朝和談了。

聽到這句話,楊開不由微微皺眉。

身為大夏禮部尚書,楊開對於這次和談也有一個度量。

李善說的沒錯,保障大夏王朝的利益。

然而對方也不是無理取鬧,畢竟歸還十二城,索要點東西也很合理。

這就好像大夏王朝若是占了人家的地盤,如若歸還的話,也會要一些條件,占點便宜。

否則白白歸還給別人,沒有一個王朝願意。

這場和談互相的矛盾太大了。

只不過他的確不好說什麽。

同時,楊開也十分驚訝,按理說以李善的性格,應該不會如此。

卻沒想到在這件事情上,李善會如此強硬。

“好了,好了。”

也就在此時,大金王朝禮部尚書的聲音響起,制止了匈奴國使臣的離場。

一時之間,所有目光不由聚集在他身上。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大金使臣倒也直接,望著眾人開口。

“今日,我大金與扶羅王朝特意前來,就是為了調和兩國之間的矛盾。”

“哈律木,這邊境十二城,確確實實是大夏王朝的領土,這一點毋庸置疑,歸還十二城,為的是兩國友誼。”

“索要如此之多的銀兩與好處,有些過分。”

大金使臣開口,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指責匈奴國的不好。

此言一出,後者沒有說話,但明顯有些不服氣。

不過大金王朝的使臣都開口了,他也不好說什麽。

但很快,大金王朝的使臣看向李善。

“李相。”

“大夏王朝也有些不對之地,畢竟匈奴國為兩國友好,主動想要歸還十二城,相爺張口閉口就是要開戰的意思。”

“這實在是有些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