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風評更變,百姓沸騰,災後交鋒,古樹變化(第4/8頁)

否則的話,他這個宰相也到頭了。

禮部尚書楊開很簡單,他是禮部的,是當朝大儒,長幼之分根深蒂固,無條件支持太子。

吏部尚書則是因為太子監國,被太子一手提拔而上。

吏部與禮部是最大的兩個部門。

至於戶部,刑部,兵部,工部,與太子沒有太大關系。

戶部尚書與秦王殿下關系極好,兵部也與秦王關系極好,甚至秦王與顧家的關系也不錯。

畢竟秦王當年就是顧老爺子帶出來的,逢年過節,秦王都要去顧家送禮。

如果不是最近監國,顧家發生這麽多喜事,秦王早就去了。

刑部則完全與儒臣關系極好,而且刑部官員也不能與他們關系太好,滿朝文武其實最討厭的也就是刑部,扯到了刑部,很多事情就很麻煩。

儒臣就不一樣,他們本身就擁有禦史的職權,剛好與刑部相符,走的很近。

大夏朝廷其實就是三股勢力。

太子勢力,秦王勢力,還有權臣勢力。

而三大勢力之上,就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了。

當然,還有一股勢力。

那就是相權。

只是這東西,心照不宣。

“相爺,顧錦年之策,當真是奇跡啊,我等所有人準備好的棋局,被他一篇計策,全部推翻。”

“今日陛下雷霆大怒,我想事情要麻煩了。”

胡庸開口,他到現在還有些沉浸在顧錦年的計策之上。

今日,他們是準備打壓武將勢力,削弱顧家影響,同時讓陛下大開國庫,送銀買糧。

可所有的一切,全部被顧錦年一篇計策統統推翻,不僅僅是丟人現眼那麽簡單。

更主要的是,計劃一個都沒有實行。

“這不算什麽麻煩。”

“真正的麻煩,是接下來,陛下對江寧郡世家的態度。”

李善開口。

丟人現眼不算什麽,哪怕朝堂之上,被鎮國公怒罵一番,他也不覺得什麽。

這影響不了大局。

可接下來的事情,他覺得才是真正的麻煩。

“相爺的意思是說?陛下還要對那些商人下手?”

胡庸開口,不由皺眉。

“不止如此。”

“如今,在陛下眼中,今日但凡彈劾顧錦年之人,都涉嫌與商販勾結。”

“江寧郡之事,極其蹊蹺,這背後肯定有人操縱,而且極有可能是建德余孽。”

“朝廷之中,必然也有賊心不死之人,想要復辟帝位,主張開國庫,買糧救災,都有嫌疑。”

“只不過陛下不會對我等下手,畢竟朝堂還有許多事情等著我們處理。”

“可苗頭已經顯露了,陛下要敲山震虎,先殺世家,再來清算我等。”

“兩位大人還是好好想想,如何渡過此劫吧。”

李善開口,他洞悉一切,知道皇帝到底想要做什麽。

可此話一說,兩人神色微變。

“相爺,開啟國庫,買糧賑災,這是人之常情,我等也是心切災情,陛下遷怒我等,這有些不太可能吧。”

“我等問心無愧,也不懼此事。”

胡庸和楊開的回答,有些截然不同。

可李善嘆了口氣,望著二人搖了搖頭道。

“胡尚書,你這話跟陛下去說,跟我說沒有任何作用。”

“楊尚書,你問心無愧,可陛下怎知你有沒有問心無愧?”

他兩句話,讓兩人沉默。

君臣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猜忌,往往因為猜忌,被貶的被流放的被殺的,古今往來,歷代歷朝少嗎?

一點都不少。

“敢問相爺,眼下該怎麽做?”

胡庸開口,詢問後者。

聽到這話,李善望向江寧府的方向,聲音平靜。

“當下唯一的辦法倒也簡單。”

“讓太子出面,主動提出,嚴懲世家商販,表決態度。”

“如今秦王殿下監國,江寧府之事,他嫌疑反而最小,監國之人,怎可能希望國家內亂。”

“而太子又有一重嫌疑,不但加深他與秦王殿下之間的隔閡,更主要的是,陛下會對太子殿下有所猜忌。”

“猜忌我等臣子,無可厚非,可陛下不能猜忌太子,太子殿下已被撤監國之責,若再被猜忌,只怕當真有一天會被.......”

說到這裏,李善沒有繼續往下說了。

而是話鋒一轉,直接開口道。

“讓太子必須主動出面,請陛下嚴懲江寧府所有高賣糧價之商。”

“江寧郡,有三大名門世家,若是可以,死一家即可,如此一來,可以洗清嫌疑,還可以賺的江寧郡千萬民心。”

“如此,太子之位穩若泰山,兩位大人雖有嫌疑,但只要太子穩住,再大的事情,也不會遷怒兩位。”

李善開口。

開始善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