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風評更變,百姓沸騰,災後交鋒,古樹變化(第2/8頁)

“可這些外鄉過來賣米的人,他們不知道啊,他們只知道,糧食運過來了,那些受苦的百姓,不用再花銀子買糧食了。”

“這下子這些外鄉人一個個急的頭昏眼花,他們耽誤一天,所有的人工成本,而且還住宿,甚至還要防備一些難民搶奪糧食,可謂是提心吊膽。”

“所以一咬牙之下,瘋狂降價,有人帶頭降價了,馬上都跟著降,價格從什麽幾百兩直接降到幾十兩,可難民們根本就不買。”

“最後降到七八兩銀子一石才有人陸陸續續買,可買的不多,他們耽誤不起,最終降到四兩銀子一石。”

男子唾沫四濺,仿佛身臨其境一般,說的有模有樣。

“你們知道這外鄉人有多少嗎?聽說江寧府四百多條小道,全部都是運糧的人,都想過來發財。”

“這樣一來,江寧府內的米商一個個苦不堪言,再官府的嚴厲禁止漲價之下,又想到再有一個月是豐收之時,擔心自己的糧米變成陳米,所以與官府簽訂糧單。”

“按照四兩一石,全部被官府買下,這可是江寧郡郡守親自寫的奏折,昨日就送到了聖上手中。”

“據說江寧府內,那些米商屯糧,足夠江寧府百姓吃三個月,再加上外鄉人送來的糧食,夠吃兩個月。”

“這前前後後五個月,算上即將到來的豐收,還能再等一次豐收。”

“朝廷已經派人去周圍十九府預定糧食,而且江寧府所有主道,工部已經派人去修繕了,最多三個月就能通行,等到這個時候,朝廷也可以運糧。”

“江寧府百姓,根本就不愁吃,再也不會餓死人了,你們現在信不信。”

男子說到這裏,深深吸了口氣,說話太激動了,差點岔氣。

果然,話都說到這裏,而且說的如此通透簡單。

這群老百姓怎可能還聽不明白?

他們自己換位思考一下,就覺得一切理所當然啊。

“嘶,這個世子殿下,當真是聰慧啊,居然用這種招式,好,好,好。”

“這樣一說,我就信了,你要說突然一下降價,我絕對不信,可用這種計謀我信了。”

“好啊,先用高價吸引周圍百姓,讓他們送來糧食,然後開倉放糧,這些外鄉百姓,不可能在江寧府久留,他們就是過來做一筆快銀買賣,如果耽誤時間久了,成本耗損大。”

“再加上我們這種老百姓也是安分守己之人,能賺大錢就賺,賺不到也不心痛,不像那些商人,一個個奸詐無比,好,好,這個計謀當真好啊。”

“不愧是能寫出千古文章之人啊,世子殿下當真是才華橫溢,智慧無雙。”

“這樣一說的話,之前那幫讀書人當真有問題啊。”

百姓們對顧錦年的風評,幾乎是一瞬間變了,一面倒的誇贊顧錦年。

甚至對那些書生產生了巨大的懷疑。

“的確有問題,好端端突然一下集結這麽多人,肯定有人在暗中搞事。”

“對對對,這樣一說我也覺得,你們有沒有發現,咱們什麽都不知道,江寧府到底是什麽情況,一概不知,他們怎麽一下子就知道了?”

“沒錯,還有一點就是,江寧府糧價增長,按照當時的情況,跟顧錦年有什麽關系?”

“對啊,關顧錦年什麽事?就硬著去找顧錦年麻煩,這肯定有陰謀。”

一時之間,百姓們對顧錦年的感官,直接從囂張紈絝,變成了一心為國的受害者。

而梅花胡同只是一個縮影。

整個大夏京都,到處都是這樣的聲音。

光說,百姓完全不信,可不知道為什麽,顧錦年的策略,被直接公開了。

理論上這種策略是不可能公開,即便是百官知道了,也不可能傳到百姓耳中。

是有人在故意散播這樣的事情,將計謀公開之後,百姓們也恍然大悟。

因為這計策無論是任何角度來看,都沒有任何一點問題。

只不過,現在麻煩最大,是京都一些讀書人。

他們成群結隊,在各自家中,探討這件事情。

張府中。

三四十人名儒生聚集,張赟作為代表,此時此刻,他站在人群當中,正在康慨激昂演講。

打算鼓動所有讀書人,去皇宮喊冤,並且直接樹立顧錦年十條罪狀。

要為百姓鳴冤,也要為那些同窗鳴冤。

可就在張赟熱情演說之時,幾道人影快速跑來,將外面傳聞全部告知眾人。

一瞬間,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是顧錦年所獻之策?”

“嘶,此計當真是恐怖啊,這是陽謀。”

“怪不得江寧府糧價暴增,原來另藏玄機啊。”

“這般的計謀,當真是又狠又毒,把江寧府米商玩弄於鼓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