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何殊心情很好的回道, “船隊這趟的確帶回不少讓我滿意的好東西,這是清單,兒臣說話算話,父皇也可以去親自去去看下實物, 先挑兩樣喜歡的留下。”

幾十條船的東西, 當然不可能都運回京中, 但是能被運回京中的東西,除了何殊要求的各種新物種,就是價值最貴的一部分珍品。

京中與江南繁華, 好東西能賣得上價,所以這些好東西當然要優先送到京中與江南, 這等經濟繁華有錢人多的地界。

看著清單冊子上記錄的那些東西, 只是看到那描述,正寧帝就覺得每件都讓人心動。

但是仔細看完之後,他還是忍痛合上清單。

“還是都賣了吧,賣出去才值錢, 朕的庫房裏還堆著無數禦制的寶貝呢, 那些東西想賣都不能賣,這些能賣的, 還是讓它們都變成錢,才是最實惠的。”

何殊對他的這個反應並不意外,“父皇倒也不用這麽節省,正所謂是有錢難買心頭好, 這是您的報酬,留下兩件也沒什麽。”

這話提醒了正寧帝, 他迅速拿筆在清單上面勾下兩件頂值錢的物品。

“還好你提醒了朕, 這是朕的勞動所得, 不能不要,等到這兩件東西賣出錢後,你讓人將交完稅的這些錢,單獨劃到朕的帳上便是。”

眼看對方的算盤打得嘩嘩響,一點都不吃虧,何殊只得應下。

說完船隊的事情後,正寧帝拿出一份文章。

“這是朕在你放到待選的那堆建言書中看到的,對於寫這份文章的孫樹宗,朕還是比較有印象的,當年他曾在翰林院任學士,在宮學教過朕,就是不知他後來為何也歸隱了,這人挺有文采,這文章寫得也不錯,皇兒怎麽沒有看上?”

那份文章寫得合您老的胃口,就是她將之送到待選堆裏的首要原因,當然何殊肯定不能這麽實話實說。

“這個孫樹宗的文采的確不錯,所以孤將他放到待選之列,留待備用,只是這位給人的感覺有些不務實,可能是因為沒有什麽實踐經驗吧,過於推崇書中寫得那些。”

聽何殊說過太多,正寧帝立刻意識到問題的所在。

“你是說,他好像只會紙上談兵?那樣的話,的確不能隨便選用,與咱們務實的施政理念不相合。”

何殊耐心分析道,“倒也不能只通過一份文章,就直接將人徹底否認,我會安排人打聽一下他的過往經歷,再調查一下他辭官後的情況,再綜合判斷他這個是否適合委以重任,或是適合什麽位置。”

正寧帝欣慰的點頭,“還是我兒考慮周到,對,理該如此。”

看到那份完全根據正寧帝本來的性格愛好寫的建言書時,何殊就知道這位應該是正寧帝的舊識,相處過的時間應該不短,對正寧帝用心關注並了解過。

若是做決定的是正寧帝,看到這份建言書,一定能勾起正寧帝的回憶,這個孫樹宗也肯定能有機會重新出仕,甚至是受到重用。

而正寧帝看到這份建言書後,能夠立刻回想起自己當年對那位的印象,也證明了對方的謀劃是對的。

前世的何殊會很看不上這種心機手段,可是今生的何殊絕對不會因為個人的喜惡,就直接否認這個人,相反還能從中看出這個人身上的一些優點。

能在二十多年前,正寧帝還只是一位在宮中不受寵的小透明皇子的情況下,就願意用心關注並了解正寧帝,意味著這是一個非常善於觀察,習慣掌握細節的人。

習慣性的記下一些人物的性格偏好,在多年後仍然十分清晰,可以表明這個人的記性極佳。

為達目的,不吝運用自己的這些特長優勢,表明他不是一個善於阿諛奉承的人,就是一個知變通有心機手段的人。

何殊需要的是後者,所以她並沒有直接否認這個人,而是打算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調查與評估後,再慎重考慮是否要用這個人。

何殊不怕別人研究正寧帝,因為在多年的潛移默化之下,正寧帝對她的信任已超出他自己,別人再怎麽懂得投其所好的討好正寧帝,只會讓正寧帝生出警惕與防備。

她也不怕別人會研究自己,因為沒人能想象得到,她曾擁有過怎樣的前世與前世經歷,也就不會知道,她這輩子被迫做這個太子後,其實演了一大半。

假作真時假亦真,連何殊都不確定自己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性格,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她一直在堅定的奉行實用主義,這個實用表現在方方面面。

對於所有有能力在這方面投其所好的人,何殊完全不介意給他們想要的功名利祿。

土豆和玉米的種子找到後,並不意味著大安從此在糧食這塊就能做到高枕無憂。

高產作物的後期種植,也有很多問題與隱患需要解決,尤其是在當前沒有化肥的情況下,僅憑現有的土地肥力,是無法支撐高產作物的連繼種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