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何殊離開京城後,沒有沿著官道直接去周圍的府城,而是有意多途經一些村鎮。

土路上到處都是被雨水的沖刷出的各種溝壑,幾輛騾車行走在路上十分顛簸。

何殊早已放棄乘車,而是騎坐在一匹馬上。

她這次是跟著全都由暗衛組成的一支商隊出行,這支商隊所屬商行名義上的東家,正是她身邊的暗衛首領崔景懷。

何殊在商隊中的身份,是崔景懷的外甥,對外的說法,是要隨商隊外出歷練,增長見聞。

真要論起來,崔景懷也確實是與何殊有著血緣關系的表舅。

畢竟崔景懷的祖父是先帝的親舅舅,所以他與正寧帝算得上是表兄弟。

而崔景懷的父親,也曾深得先帝的信重,卻不幸英年早逝。

先帝見其幼年失怙,便將其接入宮中教養。

何殊其實很難理解這種將人安排到暗衛營的所謂‘照顧’。

但是對先帝而言,他將崔景懷養大,還讓他接掌一支暗衛營,就是他信重崔景懷的表現。

而崔景懷也確實不負先帝的厚望與所托,十分感念先帝待他的恩情,謹遵先帝遺詔,全心奉何殊為主,對她忠心耿耿。

反倒是何殊在接掌這支暗衛,知道崔景懷的這些生平信息後,對此感到相當過意不去。

見其受身份的拖累,雖然已過而立之年,卻還未成親,便有意撮合他與自己身邊侍女的親事。

畢竟她身邊的幾位侍女,因為需要保守秘密,不可能會輕意許親,有的已被耽擱到二十以上,成為這個時代的大齡剩女。

幸運的是,崔景懷也確實與其中一位侍女有緣,雙方兩情相悅,不僅順利結為夫妻,現已生下一雙子女。

何殊早就有意給崔景懷換個職位,讓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人前,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這趟出行,就是一個讓崔景懷正式由暗衛轉職的契機。

早在何殊要求他在暗衛營中挑選接班人時,就曾講過自己接下來的安排,崔景懷對此只會滿懷感激,當然不會有異議。

受前世的思想影響,哪怕這輩子身居高位,何殊也無法理所當然的看著身邊人,為效忠自己而犧牲享有幸福的權力。

除此之外,這世上還有許多她始終無法接受常態。

只是她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再怎麽想要改變她難以接受的那些世俗常態,也要一步一步來。

商隊行至一座村口附近,遠遠的就能看到那裏的一大片竹林中,此刻正聚集著不少村民。

不用何殊開口,崔景懷就很配合示意商隊要在附近停下休整。

看到這支規模龐大的商隊過來,正在說話的那些村民都難掩好奇之色的注視著這邊。

商隊中的一位副管事迅速帶著人上前,熟練的與那些村民攀談起來。

主要是介紹自家商隊從哪過來,想要收購什麽貨物,或是打算采購些什麽生活物資,以及可以出售什麽貨物。

這支商隊所屬的商行成立已久,旗下有多支商隊,常年往來各地。

商行雖是由暗衛營經營的產業,主要任務其實是收集地方上的各種消息。

但是為了不引人矚目,商行裏的工作人員中,有一部分來自外聘,看似與其它商行並無不同。

頂多也就是崔景懷這個東家稍顯神秘了些,很少在商行出現,也不怎麽直接參與商行的經營管理,只偶爾會跟著商隊出去一趟。

商行中的幾支商隊大半都是全由喑衛組成,表面上做的事,跟其它跑商的隊伍並無不同,有時還會順道接壓鏢的活。

所以在行商、與人打交道這塊,商隊中人的經驗都挺豐富。

等到大隊伍上前時,那些村民看向眾人的目光已經褪去防備,雖然仍顯拘謹,但也透著興奮與期待。

已經下馬的何殊將韁繩順手遞給旁邊的侍從後,也來到竹林裏的陰涼處席地而坐,先從自己的背簍中取出一只裝水的竹筒,連喝幾口後,放回竹筒。

接著又伸手摘下頭頂的草帽,邊用袖子擦漢,邊用寬檐草帽扇風,還極其自然的開口跟坐在附近的村民大嬸搭話。

“大嬸,這晌午的太陽厲害,你們怎麽不在家歇著,都聚在這裏?”

農民在烈日下勞作的場景十分常見,但是像這樣沒事聚集到一起閑聊,還是比較少見的。

畢竟這段時間正值春耕農忙時節,家家幾乎都有忙不完的農活。

被何殊喊大嬸的婦人,見其長相俊俏,穿著雖好,但那只是相較於在場的村民而言。

再加上何殊的言語動作爽朗自然,很接地氣,沒什麽距離感,所以婦人態度熱情的回道。

“裏正老爺說縣衙貼出幾張皇榜,上面寫的內容很重要,跟朝廷征稅有關,就帶著我們村裏的童生老爺,去城裏抄那皇榜裏的內容去了,我們就聚在這等他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