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瑤池兵戈動

趙黍最終還是沒有進入九幽雪谷之中,這些天外族類的後裔對於外界,多少會心存戒備,何況九幽雪谷比起永翠神樹還要更加遠離塵世。

趙黍此行除了親眼確認九幽雪谷的狀況,如今已有印證,額外提醒一番,自然不會強求對方有何作為。

至於傳授法訣一事,既有點化之意,也是為了方便日後留心九幽雪谷。這些雪裔試圖令祖先復蘇重現,會引起怎樣的後果,對昆侖洲將造成何種變數,尚且難說。

趙黍將自己總結開創的《真元紫書》傳授給九幽雪谷,未來她們若是加以參悟後有所修證,自己也能感應到。

這等經由法脈傳承的感應,也是仙家之功,不局限於是否熟悉對方,也無需呼名感應,只要在修煉上有所證悟,便會與趙黍形成一絲微妙勾連。

就如同赤雲三老一般,哪怕他們自稱厭棄仙家,可他們就是洞丹元君的傳人,基於法脈傳承的聯系,是難以斷絕的。

而《真元紫書》則是趙黍這些年梳理過往諸般修煉印證,結合各家仙法感悟所得成果,可謂是次第精深、嚴謹完備。

毫無疑問,這門仙法就是以靈簫所傳為根基脈絡,融匯了《疏瀹五藏篇》、《九天紫文丹章》、《素脈丹心訣》等法的精妙之處,同時去蕪存菁,摒棄繁雜的術法運用,只求飛升成仙、開辟洞天的成就。

趙黍自己並不打算開宗立派,對如今的他來說,《真元紫書》更像是自己為紀念玉清神母與靈簫所創。

以身補天、庇護昆侖洲眾生的心境,趙黍漸漸能夠體會得到。對他來說,天地眾生無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他不打算單獨另開一門,但凡有緣便得傳授。

離開北疆,趙黍與鷺忘機轉道西南,朝西土而去。

昆侖西土地形起伏、不乏高山,雄峻巍峨者比比皆是,甚至有不少動輒綿延千裏的山脈。

但相比起南土地形破碎、瘴癘密布,西土卻有許多廣袤平正之地,並且受江河滋養,物產富饒不輸中土。

然而西土臨近河源群山與萬裏流沙,彼處散落著大小戎狄數百部,時常劫掠商旅行人,遠在天夏朝之前,便有攻占城廓、屠城食人之舉。

天夏朝定鼎之後,曾數次派大軍征討,最終將各部戎狄逼得退入群山、逃亡流沙。西土也因此安定多年,逐漸變得人煙稠密,商旅繁盛。

後來四方不寧,天夏朝廷派將軍出鎮,其中鎮西將軍開府建牙、專權一方,又與地方豪族起了沖突,濫造殺戮,攪得紛亂更甚。

為了壓制西土豪強大族,彼時的鎮西將軍已經開始大舉用金帛錢糧募集戎狄番兵,卻不料此舉成為日後大禍根源。

百相王便是在這個過程中崛起,其人出身來歷不甚清晰,據聞有戎狄血統,並非高門大戶。除卻仙家高人,外界也不清楚他是何門何派的修士,只知那位鎮西將軍自立瑤池國後,年輕的百相王投入其麾下積累軍功,也算是一步步走上高位的。

後來瑤池國發生了兄弟叔侄彼此相爭的老套戲碼,百相王仗著一身強橫修為,同時受各方青睞,而他也趁機積累勢力,經過一番驅狼吞虎,最終成功篡奪權位,稱雄一方。

不過瑤池國也在這番內亂中元氣大傷,那時候又剛好撞上玄矩揮兵南下,瑤池國同樣受到波及,丟城失地甚多。百相王本人忙於東奔西走各地轉戰,也無暇參與後來的斬龍一役,只是負責在西邊牽制玄冥國的部分兵力。

百相王本人的勇力強悍,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打出名聲。他並不擅長治國理政,帶兵打仗也談不上深諳韜略,但他本人若遇敵軍,往往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憑著個人勇武殺敵斬將,經常有單人匹馬硬生生撕碎敵陣的事跡,許多劍術高超的修士都無此能耐,使其威震昆侖。

斬龍一役過後,百相王開始對西土一帶的仙道傳承動手,這一點倒是與昆侖洲另一端的梁韜有幾分相近。

不過梁韜是借館廨之制的名義,同時讓崇玄館不斷壯大,尚且有幾分兼收並蓄,使得地肺山崇玄館成為玄門仙道一方大家。

而百相王的做法更多是殺戮侵淩,起因在於他不滿西土一帶十分興旺的瑤池聖母信仰,公然下令搗毀各地瑤池聖母的造像與神祠。

西土百姓信奉瑤池聖母乃悠久傳統,更不用說許多修仙宗門便是尊奉瑤池龜山仙母為祖師。

只是在趙黍看來,百相王此舉更多是為針對西土豪強大族而來。他號稱昆侖洲勇武第一,但治國理政並非單憑勇武,西土豪強人心不附,迫使百相王只能重用戎狄。

然而戎狄風俗與久受王化的西土不同,如此難免沖突頻起,輕則法令不彰、稅賦難征,重則爆發民變。

加上天夏朝以來仙道大昌,西土各家修仙宗門與凡俗往來,紅塵內外糾葛甚深,豪強大族遠不止是固守塢堡莊園,還得到修仙之人庇佑,明裏暗裏與百相王形成對峙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