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漿水面(二合一)(第3/3頁)

味道別具一格,十分開胃。

比起剛才溫和中性的料理方式,這道菜顯然更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第二道是鱘魚籽醬配荷花餅。

采用了裏海地區六十年以上的特級大白鱘魚籽醬作為配料,這樣的魚籽醬據說全球一年只有幾十尾可以生產。

鹽漬的鱘魚籽是黑珍珠一樣晶瑩剔透,與奶白色的荷花餅一同擺盤,相得益彰。

這道菜沒什麽技巧,倒是在食材堆料上慷慨大方、揮金如土。

比起前兩道菜的高調奢華,最後一道主食端上來的時候,便有一種落差感。

一碗漿水面。

霧色半透明的漿水看著平平無奇,手擀面松散的浸透在裏面,紅色的尖椒和鹵肉,還有一把蒜苗,嫩綠點綴。

“什麽是漿水面?”裴箐從未聽過這個,問唐彥。

“是西北的一種面食。”唐彥說,“我們挑選了芹菜洗凈後焯水,然後撈出來裝到幹凈的腌制罐中,用漿水引子和面湯倒入發酵,四五天就做好了漿水。面條一定要配手擀面,和漿水一同吃,夏天的時候生津止渴,去病免瘟。西北一帶的傳統美食。”

服務員為各位在場的分餐。

一小碗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面條端到裴箐面前,裴箐吃了一口。面條勁道,面湯乍一嘗沒有什麽味道,可是再嘗,後面竟然能品出淡淡的檸檬一般的酸,與面一同咀嚼,竟從這酸意中,延遲的散出了面粉本身的麥香、接著是微甜。

這一碗普普通通的面竟品出無數鮮美。

味蕾對這樣豐富又協調的口感沒有什麽抗拒。

幾乎是在一瞬間,裴箐就吃完了,拍桌道:“好吃!文傑你嘗嘗。就一口。”

說話間,梁逢給他把碗端了過來,他聞了聞味道,也吃了一點,點評道:“確實不錯。”

“能讓你說不錯,那太難得了。”唐彥倒不見高興,問梁逢,“梁先生是西北人,能不能給點意見。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麽東西,又說不出來。”

梁逢吃完,略有點遲疑。

“請盡管提意見。”

“面條很筋道,火候剛剛好。配菜的酸辣椒口感也不錯,很新鮮很入味。連鹵肉都好吃。就是……就是漿水差了一點……總覺得少了點東西。”

“少了什麽?”

“……太精致了。”梁逢說,“漿水面,應該是坐在大排档裏、小攤販那裏,點上一碗,連位置都沒有,站著、蹲著吃了就走的。或者大夏天炎熱的時候,辛勞一天回家,食欲全無,然後來上一碗,能管飽還能吃得下……少了人情味兒。”

唐彥愣了愣:“這個點評太縹緲了一些。能詳細點嗎?”

“研制好的漿水請問是用什麽器材裝?”梁逢問。

“純凈水浸泡完成後,放到304的密封罐裏發酵。為了保證衛生,都是全無菌環境。”

“您試試換陶罐子吧,就是那種西北常見的腌制酸菜的缸。”梁逢說,“另外青菜選用方面我覺得可以加入蘿蔔纓子和雪裏紅。可能會好一些。”

陶罐子。

蘿蔔纓子。

像是不會出現在這樣的場合中的詞。

唐彥眼神卻已經有些變化:“多謝。”

。。

--------------------

補昨天的更新+今天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