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2/2頁)

“這說明什麽?一個武將,光會打仗不行,朝裏沒有人,隨時都有可能被罷官,就算勉強掛著職位,也要處處受當地總督節制,無法施展手腳。”

“為父倒不是貪圖當官,貪圖那點俸祿,而是為父舍不得看著士兵們荒廢下去,只有我坐穩了這個總兵的位子,我才能繼續操練他們,繼續為朝廷效力,繼續保家衛國,你們懂嗎?”

秦紀重重點頭,秦律聽紅了眼眶。

秦元塘笑笑,拍拍小兒子的肩膀:“一時彎彎腰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為父算是有福氣的了,陳閣老一點都不貪,不然我還得費心思給他搗鼓金銀珠寶。”

秦紀有些擔心:“可您也說了,靠山山倒,萬一將來首輔換人……”

秦元塘:“陳閣老只比我大三歲,既是皇上的恩師,又是先帝托孤的大臣,只要他身體硬朗,再當十年二十年首輔也綽綽有余,等他年紀大了退下來,為父也老了,朝廷如何處置都沒關系。至於你們,將來就看你們自己的造化了,我只能傳授你們本事,謀不了你們的前程。”

秦紀、秦律齊齊跪了下去,能夠投胎給父親做兒子,便是他們這輩子最大的造化!等父親老了,後面的路他們自己走!

.

休整了一日,元祐帝就在內閣與邊將的陪同下,正式接受朵顏的投降。

朵顏首領名叫董虎,當他不得不跪拜前面那個才十五歲長得唇紅齒白的中原小皇帝時,董虎覺得十分憋屈。

如果不是邊關有這條蜿蜒不知多少千裏的長城,如果不是有個用兵如神還特別能搗鼓陣法、火器的秦元塘,他早率領他的鐵騎一路攻到京城去了!

董虎不太會掩飾自己的情緒,滿是橫肉的臉拉得老長老長。

元祐帝始終保持著微笑,他的心情也確實很好。

草原上的首領個個都能征善戰,自己沒有好功夫便也不能讓部落裏的將領們心服口服,而中原的帝王更講究知人善任,本身文韜武略當然是美談,就算自己是個病秧子,只要身邊的文官武將靠得住,中原帝王依然能高枕無憂,安然享受天下臣民的供奉。

董虎看不起他,元祐帝也看不起董虎的野蠻。

以陳廷鑒為首的內閣早已擬好和談條款,從今年開始,朵顏繼續向朝廷俯首稱臣,年年都要納貢。

董虎憋憋屈屈地同意了,簽完和談協議,他狠狠地瞥了秦元塘一眼。等著吧,等秦元塘死了或是離開薊州之日,便是他們朵顏鐵騎卷土重來之時!

華陽並沒有參與今日的朵顏受降,草原上的男人長得都差不多,她已經見過韃靼獻馬的使臣了,對朵顏一行人並無興趣。

和談結束,元祐帝在薊州城休整兩日,這就要去登長城了,既是巡視這一帶長城的加固情況,也是觀看秦元塘準備的十萬邊軍演習。

與區區朵顏投降相比,長城一行才更讓人向往。

離薊州城最近的一段長城是喜峰口,相距六十裏地。

五萬多京軍護衛著元祐帝的聖駕,早上出發,傍晚抵達喜峰口下駐紮著的邊軍大營。

天色已暗,崇山峻嶺之上隱約可見一道高聳厚重的城墻仿佛長龍橫臥,北風呼嘯而來,好似一陣陣龍吟。

華陽怔怔地望著那條長龍。

上輩子她並沒有隨弟弟一起來薊州,自然也沒有親眼領略過長城的巍峨壯觀。

元祐帝收回視線,就見身旁的姐姐還在瞻仰長城之威。

華陽若有所覺,偏頭,姐弟倆相視一笑。

這是他們的北家門。

用晚飯時,元祐帝將姐姐、姐夫、戚瑾叫過來陪他。

“山嶺險峻,朕為姐姐準備一擡軟轎吧?”元祐帝擔心明日登長城時,姐姐爬不動。

華陽若是自己過來遊玩,預備軟轎也沒什麽,可她是跟著弟弟來觀看邊軍演習的,那麽多將士看著,只她一個長公主坐轎子,未免也顯得她太過沒用。果真嬌氣,就該去賞花賞草,既然不辭辛苦來了這邊關重地,那麽就該入鄉隨俗,真真正正地爬一次長城。

“不必,我自己能走上去。”華陽雄心壯志地道。

元祐帝看向陳敬宗。

陳敬宗提議道:“長公主若有雅興,不如明早臣先陪您登上峰頂,賞一賞邊關的日出,如何?”

華陽詢問弟弟的意思:“皇上要去嗎?”

元祐帝笑道:“朕去了,幾位閣老肯定也要早起,興師動眾的,還是姐姐與駙馬先行吧。”

夫妻倆單獨出發,姐姐走不動的時候,駙馬就可以背姐姐上去了,沒有人瞧見,姐姐也不必擔心被人取笑。

駙馬如此體貼姐姐,元祐帝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