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第3/3頁)

唐老爺趕緊翻面瞧,擦不凈的印泥襯得六個篆字鮮紅,上書——“文和誥命之寶”。

文和,吾皇年號……誥命寶印,三品以上的大人領著皇命出京時,才會從皇上那兒領著這一枚印啊。

三品京官那是什麽官!起碼得是各部副首!

唐老爺捏著這枚燙手的印,差點嚎出聲來:這又他娘潛伏過來一個哪路的欽差啊!怎麽天津城裏辦案的是欽差,離了津了,問話的是皇差,喊他“爹”的還是個大皇差!他一介草縣令何德何能!

而此時另一頭。

叁鷹好好地駕著車,忽的急急一聲籲,馬車裏的唐荼荼差點被顛上車頂。

街口的喝聲一眨眼沖到了跟前:“行人退避,速速退避!”

那是一列傳令兵,血紅的背旌高高揚著,從傍晚的街市上馳騁而過。街邊小攤被踏翻了好幾個,領頭兵下擺的血汙在馬車窗前眼前一閃而過。

叁鷹噌得直起身,眯著眼睛看清了領頭兵的裝束:“姑娘,是個都頭。”

那都頭連下馬都來不及,揚鞭狠狠一抽縣衙門前大鼓,隔著校場的柵欄高喝。

“娘娘島上大亂,疍民造反了——竊奪供神銀三十萬兩,私藏兵器,挾持道場十幾位真人!營中所有巡檢速速領兵前去鎮壓!”

整個蓬萊縣熱熱鬧鬧的夜,被這一聲急報撕破了天。

“哪個狗奴才傳的話,竟說這是小事兒?!合著三十萬兩白銀,是他娘丟根蔥丟頭蒜?”

公孫景逸站在船頭,氣得怒發沖冠。他開來的海滄船是軍船,碼頭上就這麽一艘巨輪起了錨,幾百個蓬萊兵全踩著繩梯往船上沖。

“速速去傳信給我爹,讓他領兵來援。再傳話給臬台老大人,有什麽話留著改天再問,把唐縣令提溜上船來。”

巡檢、捕頭調度都極快,又臨著碼頭,僅僅半刻鐘,便把能容納六百人的海滄船坐了個滿。

公孫景逸臉色陰晴不定。山東是大省,與天津一個直隸州不可等同視之,山東海岸線極長,沿海諸縣的戶牒法度松得跟篩子似的,‘疍民’大多能落籍,換言之,山東此一省幾乎沒有疍民。

他能想象得到,島上造反的疍民必定各個都是天津籍,一路尾隨祭海的大船過來的。一旦這些疍民弄死了人,頭上沒個大官撐著,他則首當其沖。

“——開船!”

公孫景逸猛地回頭,正要罵哪個龜王八敢做這主。

唐荼荼站在舵手旁,沉靜地望著北邊:“得先把兵送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