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第2/4頁)

烏都被一個遼兵提上馬,回頭沖二殿下搖搖手,特灑脫地來了句“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回見啦”,一轉臉,眼淚哇一下就出來了。

可惜送他進鎮的十幾個遼兵全是糙老爺們,沒那細膩心思。後座的遼兵橫臂箍緊他,使著死力鞭馬,朝著鎮口的方向沒命地逃。

烏都被迎面的風刮了個巴掌,還沒迷瞪過來為什麽要跑這麽快,身後驀地響起一片“殺”聲。

精準的漢字讀音,在山谷間回蕩成一首殺伐曲。

千百亂箭鋪天蓋地射來,逼得前路黑壓壓一片,烏都震驚地回頭去望,被灰土黃沙迷了滿眼,又被後座的遼兵一把摁進懷裏,什麽也看不清了。

他只聽到鎮口的驚鑼聲,守著鎮的蒙古團團包圍住他們,嘯叫著聽不懂的話。

而身後的遼兵在他額頂之上吼著:“我乃西遼太陽汗三子耶律斜軫!奉父汗命帶靈童前來投誠,卻遭大同代王爺追殺!父汗危矣!快隨我去援救父汗!”

身後,胸口熾熱的遼兵忽然不言語了,從馬背上滾下去,拖著烏都一並往下摔。周遭幾個蒙古兵慌忙搭了片人網,護著他落了地。

烏都被幾片鐵甲震得後背遽痛,回頭去看,送他來的遼兵一身血,被箭射成了篩子。

出門時十幾人,如今竟只剩六個了。

烏都被遽痛擊碎了語言,“啊啊”嘶啞地喚了兩聲。他滿臉是淚,盯著腳邊這張臉半天沒想起來,三王子耶律斜軫是不是長這個樣子。

他被元兵抱上馬車,馬車是特制的,窗格子沒一指寬,滿地百姓痛哭流涕,漢民與番民全朝著馬車下跪,山呼著“靈童降世”。

烏都驚惶地縮在車廂一角,直到被一雙粗糙的手捧住臉。

年長至百歲人瑞的老巫定定看他半晌,那雙手顫抖著一寸一寸摸過他手腳,在他後頸的胎記上分辨了許久,老巫終於痛痛快快地掉了淚,被左右侍者扶著踉踉蹌蹌伏下身,行了個稽首大禮。

烏都雙腳死死楔在地上,一動不動地受了。

他被洗了個澡,繁復的巫袍加上身,繡著各樣靈鳥紋的袍擺逶迤拖地。男女老少全是巫覡,跪了一屋。

這些人像被巫咒吸走了生命力,一個個瘦骨嶙峋,寬大的袍服空蕩蕩罩在身上,有的在笑,有的在哭。

大巫士說什麽烏都不知,幾個譯官跪在他腳邊,從薩滿語到蒙古語翻譯一遍,從蒙古語到契丹語再翻譯一遍,他充耳不聞,滿眼陌生,什麽都聽不進去。

許久,烏都才找回語言:“護送我來的兵,請幫他們治治傷,謝謝。”

他神情淡漠,契丹語與盛朝雅言混用,聲調鉤轉自如,哪裏像尋常的四歲孩子?渾然是天神之子該有的語調。

大巫士又老淚縱橫了,吩咐巫侍悉心照顧,哭得全身發軟,被家族裏的小輩攙走了。

這是四十九匹馬才能拉動的巫閣,足有一進院那麽大,上下兩層樓。風是香的,不知點著什麽,誘著烏都忘掉一路的死亡與犧牲,誘著他安神。

馬車還沒動身,烏都在閣中小心地探了兩間屋。

這麽大的巫閣竟不怎麽點燈,許多窗都是用木條封死的,適應了黑暗的巫侍全在角落跪著,冷不丁喚了聲“茫客”,把烏都驚得縮回自己臥房裏。

巫閣西北角似是大巫士辦公的地方,烏都聽到了交談聲。

分明隔著一道道墻,隔了幾十米那麽遠,可他恍然間聽到“咚”一聲,很輕,像皮球落地的聲音。

烏都怔了一瞬,渾身發冷。

他在部落的一年,曾無數次聽過這樣的聲音,在劫掠中,在逃亡中,在戰場上——遼兵臂力過人,單刀重二三十斤,能一刀剁下人的腦袋,殺人從來都是一刀斬首。

皮球咚、咚、咚一聲聲落地,那些揪扯著他的記憶如漲潮般淹了他滿口,烏都死死咬住掌背,沒敢發聲,也沒問那邊殺的是什麽人。

他到底沒有探出頭去看。

——大靈童現世了!不是天神寄靈,而是薩滿之子烏都轉生!

時節正是清明。

一整個冬天沒見過幾場雪的二官鎮,竟痛痛快快下了一場雨,把道上的血與泥濘通通洗刷了個幹凈。

所有縱深進入勝州城的元兵,竟然全部熄火停炮,以跑死馬的速度在兩日之內折向回頭,沿著黃河結成人海,一眼望不全頭尾。

“二皇子怕了?”

耶律烈說著嘲諷的話,眼卻沒看他,死死盯著幾萬密密麻麻的兵,竟露出垂涎三尺的目光。

“元人警惕,老子那些探子一個沒混進去,少不了要見點血了。”

他一露口風,晏少昰便懂他言外之意,也不多話,只說:“十門小炮,都是火器作最新造出來的奇巧,可以膛肚分離,到了地方再由鐵匠焊口,能省地方,彈藥另裝,一人一箱也能提得動——切記彈藥不可在炮膛中久存,受水受潮會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