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2/3頁)

“您派人去挖霜,有多少要多少,幾千幾萬斤、幾十萬斤也使得。挖的時候要戴上手套,護好口鼻,吸得多了對氣道不好。”

如果她記得沒錯,那種鹽堿霜是水合的碳酸氫鈉,加熱後便是碳酸鈉了。

身後的影衛提筆就記。年掌櫃聽她說得如此周密詳細,立時肅然起敬:“姑娘還去過蒙古?”

唐荼荼搖搖頭:“我沒去過。但我知道有。”

她還沒出地球,還站在華夏的地土上,那就一定有。

年掌櫃記住事,匆匆離開了。

趁著記性還在,唐荼荼把反應式又從頭到尾捋了一遍。生理鹽水遲早得做出來,只是不知這回能不能趕上。

赤眼病對症的方子多數性涼,不適合孕婦用。幾個老大夫嫌他們杞人憂天,都說用了也沒大礙,畢竟千百年都是這麽過來的。

杜仲捧著先人書,視寫下此書的老先生為開派立教的聖賢,不論誰質疑,他都不聽不管不理會。頂著老大夫的呵斥,他硬是沒給孕婦開湯藥,只開了藥液每天早晚洗眼。

他懂是藥三分毒的道理,唐荼荼比他更懂。這一群幾個月沒吃過飽飯的孕婦,其中一多半這幾天還要做引產,免疫力肯定差,怕是代謝不了藥材裏的有害成分。

哪怕有再多的愁,今兒誰也不能露出苦相來。

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聽著外頭掛燈籠,點鞭炮,湯藥裏頭的苦味好像也淡了。

印坊門前加派了衙差,從天亮起就嚴防死守,就怕今日來探病的家屬太多,人擠人的出什麽亂子。

衙差舉著殺威棒站成一排門神,院裏也拉了兩條麻繩,擋不住人,權當畫條界線,病人站在裏頭,家屬站在外頭,可以隔著幾步遠遠地跟家人說說話。

起初還好,家屬都在門前排著隊,等著叫名字,沒有起哄的。印坊裏吃住不愁,也不必幹活,病人臉色都挺好,家屬看了無不滿意。

可前頭探完病的不走,後來者卻越來越多,臨近晌午,大門前圍了個水泄不通,衙差扯著嗓門也整不齊隊。

來探病的家屬手裏提著四吉點心,要麽裝著瓜果,求來的祛邪祟遛百病物件更是五花八門,什麽如意、黃符都是最尋常的了,竟還有送老公雞的、送匕首的。

匕首要放在枕頭底下,開了刃了,竟還沒有鞘,就一條破麻袋布纏裹著。仆役上前接物時,胳膊都不敢打直了。

送公雞的更絕,現場一刀抹了雞脖子,熱騰騰的血掏出碗來接了,招手呼喚著:“弟弟快來!”

衙差都傻了,還沒迷瞪過來,後頭一小個兒少年矮身從麻繩底下鉆出來,幾步跑上前,抱起碗咕咚下咽。

醫士:“哎!哎!這是哪個村的舊俗啊!”

喊也白喊,那小鬼咧嘴一笑,又從麻繩底下鉆回去了。

一群醫士真是哭笑不得,畜牲血熱,這幾口雞血下去,幾天的藥都白喝了。

唐荼荼站在邊上,但凡聽見人堆裏有女孩的聲音,總忍不住循著方向瞄一眼。她有點想珠珠了,又知道有母親和胡嬤嬤看著,珠珠不可能出來。

可越聽聲音,越覺耳熟。

“姐!姐!我在這兒呢!”

少女聲音清越,一聲把唐荼荼的視線勾過去,只瞧了一眼就黑了臉。

家裏人是坐馬車來的,珠珠站得比車高,一腳踩在車轅,一腳蹬在馬屁股上借力,但凡馬走一步,就要拉她個大劈叉。

唐夫人探著身,怎麽拽也拽不回她去。

唐荼荼瞪著眼,又不敢喊話訓她,怕珠珠一分神從馬車上栽下去,瞪著眼比劃了個回去的手勢。

珠珠也不知聽懂沒聽懂,好不容易被唐夫人拽回了馬車,這才消停了。

人太多,唐荼荼跟她說不上話,也不想珠珠往人堆裏擠,掏出了紙筆,想托衙役遞張條子過去。

【姐姐食言了,今兒沒法帶你看燈了,小丫頭也別去燈會上湊熱鬧了,坐家裏看焰火吧。】

字太多,紙條盛不下了,翻過背面寫了句【元宵快樂。勤洗手,不許揉眼睛】。

衙差大哥幫她把條子遞過去,珠珠與她娘頭抵著頭看完,又趴在車窗上揮揮手,沖著她笑。

小丫頭十二了,出落得愈發嬌俏漂亮。這孩子特會遺傳,得了唐夫人的瓊鼻杏眼,還得了唐老爺的圓臉盤。

假若臉型隨了唐夫人的瓜子臉,眼睛大又瓜子臉,容易有楚楚可憐之相。就這圓圓臉挺好,笑起來兩頰都是小太陽。

唐荼荼揮揮手,轉身要回去了。

衙差拿著殺威棒只是擺設,今兒是新縣老爺上任頭一天,在這兒鬧出亂子來當真要命。百姓也看出來殺威棒是擺設了,開始三五成群地鉆繩子、闖人墻,玩兒似的嘻嘻哈哈鬧成一片。

一群衙差仿佛老鷹抓小雞,逮了這個漏了那個,人墻很快斷開了。捕頭氣不打一處來,提氣怒喝:“都站好!排好隊,不準越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