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3/3頁)

唐荼荼朝著樓下望去。

這是南市的瓦舍。

位於南城墻墻根下的昌樂、昌明二坊,有著京城最大的兩座瓦舍。“瓦舍”相當於後世的一站式娛樂街,吃喝玩樂、食購影娛薈萃其中。

而“勾欄”跟尋常百姓理解的“勾欄院就是爛娼院”不一樣,一些勾欄裏確實有妓|院和暗娼勾當,但嚴謹地講,正兒八經的勾欄院形似後世的劇院,一個大瓦子裏頭能有十幾家勾欄。

中原百姓自矜身份,尚文尚雅,以文人峨冠博帶為美,便把娛樂活動也分成了上中下九流,勾欄無疑是其中的末流。

京城掌櫃們開的勾欄院往往顧忌太多,都是些舊行當,可惜這座城裏頭沒窮人,富商與富民都貪新鮮,源自本土的雜劇、說史、皮影、傀儡戲看膩了,總是要往隔壁異族舞娘白花花的大腿和胸脯上瞟兩眼,再搖頭晃腦地斥一句“傷風敗俗”。

盛王朝把一句“海納百川”掛在嘴邊,撐也得撐起國際大都市的氣象,從不明著治理這些“傷風敗俗”,只嚴禁官員沉迷此道。

“主子,韓大人來了。”窗邊的影衛知會了一聲。

唐荼荼低頭望去。

韓少卿才剛下了馬車,差點被一個敞著懷的醉漢撞身上,他仰著上半身堪堪避過去,嫌惡地掩了掩口鼻。

路邊的徐先生已經等候多時,見狀哈哈大笑:“槐序是風雅人,沒來過這地方吧?”

這徐先生是太子身邊的人,也是個厲害角兒。韓少卿緩了緩神色,瞧二殿下也下了樓,把昨夜得的信兒簡略說了說。

“這地兒跟狗尿爛癬似的,京兆府也不整頓,讓這群藩鬼在南市上紮了根。尤其這昌明坊之中,聚集了十幾國的傳教士,十字教、一賜樂業教、天竺佛、藏佛全混跡其中,教義駁雜,語言不通——昨兒探子順著香查到了這兒,沒敢妄動,聽不懂他們嘰裏咕嚕說什麽,今兒我帶了譯官來。”

晏少昰點頭了然,瞧了瞧掛了滿天的神幀,彩幀上畫著各種非人非怪的像,大多張牙舞爪怒發沖冠的,不知是什麽佛,還是什麽鬼。

周圍對著神幀一步一磕頭的百姓大多是藩民,也有少數漢人,形容敬仰,論虔誠不比求道拜佛差在哪兒。

毒香,就出自這裏麽?

他跟那畫像對上眼,徐徐道:“高祖當年開辦崇福司時,嚴禁驅逐異國傳教士,怕咱們夜郎自大,故步自封,這些傳教士雖行為舉止與咱們不同,存在卻必有因由。多事之秋,不要惹是生非,咱們這回來只查香,切忌插手人家的教派事務。”

這點唐荼荼不陌生,唐老爺常掛在嘴邊的衙門,她大抵都有個印象。

自興朝後,禮部分設了一個小衙門,名為“崇福司”,專門管理外國宗教事務。京城作為北都,更是外國傳教士愛來的地兒,這些傳教士往往抱團聚居,混跡在南市上,帶來悖離本土教派、卻又十足誘人的新鮮理念來。